您當前的位置 :生活 >
兒童吞食異物 醫(yī)生來支招
2024-08-14 15:28:46   來源:今晚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家長一再小心看護提醒,也難免會遇到孩子進食時噎住、卡住的情況。天津市兒童醫(yī)院消化科與耳鼻喉科醫(yī)生提醒,異物多嵌于食管狹窄處,造成食管異物,延誤治療會引起食管周圍炎及膿腫、食管穿孔及縱隔炎縱隔氣腫膿腫、食管氣管瘺等并發(fā)癥,若尖銳異物刺破鄰近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出血,十分危險。

食管異物多見于兒童,多因口含玩物誤吞、進食不當吞入較大或帶刺食物引起。異物種類眾多,以食物性最常見,如魚刺、雞骨、蔬果塊等;其次為金屬類,如硬幣、小首飾等。此外,還有化學合成類及植物類,如紐扣電池、玩具零件、棗核等。其中紐扣電池較為特殊,其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容易引起食道化學腐蝕傷,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出,把對食管黏膜的腐蝕程度降到最低,如果時間過長,預后容易出現食管瘢痕狹窄等并發(fā)癥。

有的時候,寶爸寶媽能看得見寶寶們誤食異物,但更多的時候是寶寶們自己默默地把異物吃進去的。對于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寶爸寶媽學會判斷孩子是否吞食了異物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口咽部、食管中有異物,寶寶們會有流涎、拒食、吞咽困難、惡心、咽痛、嘔吐等表現。胃、十二指腸有異物表現一般不明顯,有可能出現嘔吐、腹痛。

如何預防寶寶吞食異物呢?寶爸寶媽一定記住這幾類物品千萬要放在遠離寶寶的區(qū)域。包括:尖銳異物(針、棗核、釘子)、腐蝕性異物(電池、化學物質)、磁性異物(磁力珠、磁鐵)。寶爸寶媽應當經常提醒孩子不要將小玩具放入口中,防止誤吞。避免給幼小的寶寶吃堅果、豆類食物和果凍等。如果是3歲以下的寶寶吃這類食物,盡量研碎食用。寶爸寶媽不要強迫喂飯,寶寶哭鬧會容易使食物或其他異物吸入氣管。培養(yǎng)寶寶養(yǎng)成細嚼慢咽的習慣。

專家特別提醒,對于食管異物,預防遠遠大于治療。家長們應加強嬰幼兒童的看護,教育糾正孩子將硬幣或玩具等含在口中玩耍的不良習慣。同時將這些小物件放到兒童夠不到的地方。定期檢查玩具有無破損,及時處理已經損壞的用品,避免小零件掉落,造成孩子誤食。進食時不宜匆忙或嬉笑玩鬧,以防誤吞。一旦感覺孩子有可能出現了食管異物,莫要慌亂,應立即停止進食,千萬不要盲目地采用喝醋、吃饅頭、大口喝水、摳嗓催吐等方法,以免加重病情,及時就醫(yī)才是上上之策。( 狄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