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率團來山西省長治市出席“2024中國—東盟周”活動的老撾國會副主席坎貝·丹臘(右)一行參觀東盟-山西非遺文創展,欣賞并體驗木版年畫制作技藝。 朱興鑫 攝
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的官員強調,他們將致力于探索合作與創新的新領域,發掘新機遇,為更加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鋪平道路。
8月12日,“2024中國—東盟周”在山西省長治市開幕。來自東盟國家的政商各界嘉賓相聚一堂,圍繞“向‘新’而興”主題,共敘傳統友誼、共話開放合作,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賀信中表示,作為友好近鄰和蓬勃發展的兩大市場,中國東盟關系擁有無限潛力。
王毅還表示,期待大家發揮互補優勢,加快協同發展,共同培育壯大地區新質生產力,為各自發展振興注入新動能,為地區穩定繁榮增添新助力。
上個月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重申,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培育新質生產力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追求長期的高質量經濟增長和合作的背景下,“新質生產力”一詞也越來越受到東盟國家的關注。
柬埔寨新聞大臣奈帕德拉說:“我們意識到創新是打開新的增長渠道、確保我們的經濟在全球格局中保持韌性和競爭力的關鍵。”
他說,數字經濟和綠色技術等領域正涌現出新的合作機遇,正在實施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和推進中的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將持續深化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濟合作。
據東盟統計,去年雙方貿易額創紀錄達到了7023億美元。中國已連續15年保持東盟最大貿易伙伴地位,東盟也連續4年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
奈帕德拉高度評價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稱在過去十年中,“一帶一路”倡議一直是柬埔寨基礎設施、貿易和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大大推動了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
展望未來,他相信創新驅動、聯動發展的中國—東盟合作將造福地區國家和人民。
緬甸飯店與旅游部部長德德凱表示:“各種形式的創新都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我對創新在我們行業中所發揮的作用感到興奮。旅游業一直是東盟和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她指出,2024年是“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雙方應利用創新實踐來打造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旅游業,加強文化交流,建立信任,進一步鞏固東盟與中國之間的聯系。
在開幕式上,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宣布中國—東盟進出口貿易服務平臺啟動,并發布了中國—東盟中心IP形象。8月11日,與會領導嘉賓參觀了東盟—山西非遺文創展。
史忠俊表示,該平臺已投入運營,目前已經收到了數千個合作請求,預計未來每年將產生超過100億美元的市場需求。
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金湘軍表示,希望山西同東盟各國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彼此交流,推動貿易投資、文旅融合、教育科技人才、民間交往等領域務實合作取得更多豐碩成果。 ( 趙佳 朱興鑫 編譯 王娟 )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