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5月9日電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網站9日發布數據顯示,4月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89.0,比上月下降0.3點,連續兩個月下降,仍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但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仍處在景氣臨界值100以下。
分項指數全面回落,綜合經營指數和市場指數下降幅度較大。分行業指數2升1平6降,工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和社會服務業指數下降較為明顯,住宿餐飲業和建筑業指數有所上升。
中小企業開工率和復工達產率有所下降。對樣本企業開工率的調查顯示,4月份,完全開工的企業占34.65%,比上月下降7.95個百分點;開工率在75%-100%之間的占15.15%,比上月上升1.80個百分點;開工率在50%-75%之間的占23.45%,比上月上升2.65個百分點;小于50%的占26.75%,比上月上升3.5個百分點。總的看,4月份復工達產率有待進一步提升。
(資料圖)
8個分行業指數2升1平6降,工業和服務業指數出現分化。4月份,除建筑業指數和住宿餐飲業指數上升、批發零售業指數持平外,工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軟件業指數分別下降0.5、0.5、0.3、0.4和0.3點。8個分行業指數仍處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下,尚未恢復到景氣區間。行業復蘇出現結構性分化,工業中的生產指數和國內訂單指數均下降,住宿餐飲業和批發零售業等接觸性服務業中的生產指數和訂單指數均上升,回升基礎尚不穩固。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網站截圖
8個分項指數全面下降,各項指標均表現疲弱。4月份,8個分項指數均下降。其中,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綜合經營指數、市場指數、成本指數、投入指數和效益指數均連續兩個月下降,資金指數和勞動力指數由升轉降。從景氣狀況看,資金指數和勞動力指數處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上,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綜合經營指數、市場指數、投入指數和效益指數均處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下,成本指數仍處于不景氣區間,效益指數一直處于最低位。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網站截圖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調查顯示,從中小企業發展指數來看,當前中小企業運行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企業發展信心有待鞏固。一季度經濟運行持續回暖,實現良好開局,但3月份以來恢復勢頭有所放緩,回升基礎仍不穩固,發展信心有所下滑。4月份,反映企業信心狀況的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為98.5,比上月下降0.4點。從細項看,宏觀感受指數為103.2,比上月下降0.3點,高于景氣臨界值100;行業運行指數為93.8,比上月下降0.4點,降幅較大。
市場預期有待持續提振。今年以來經濟運行持續好轉,但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市場需求仍然不足,消費和市場預期持續性恢復仍受到較多制約。4月份,市場指數為80.8,環比下降0.5點。所調查的8個行業中,7個行業銷售量指數、5個行業國內訂單指數和銷售價格指數均下降。
企業成本有所下降。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震蕩,需求疲弱使得PPI持續下行,處于中下游的中小企業原材料購進價格上漲的壓力有所緩解,但成本壓力仍在。4月份,成本指數為113.0,比上月下降0.4點,仍處于不景氣區間,說明成本壓力依然較大。所調查的8個行業中,4個行業生產成本指數、5個行業勞動力成本指數均下降。
資金緊張狀況有待緩解。央行多措并舉“精準滴灌”小微企業,但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仍不通暢,小微企業融資狀況亟待改善。4月份,資金指數為101.2,比上月下降0.3點,處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上。其中,流動資金指數為86.0,比上月下降0.4點;融資指數為90.8,環比下降0.2點。所調查的8個行業中,6個行業流動資金指數和4個行業融資指數下降,6個行業應收賬款增加。
勞動力市場需求和供應皆下降。由于國內外訂單減少、行業分化加劇以及北方項目開工滯后等因素影響,企業用工需求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作為就業主力軍的年輕人和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和就業意愿與崗位需求不匹配,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4月份,勞動力指數為106.0,比上月下降0.4點。其中,供應指數為113.7,比上月下降0.3點;需求指數為98.4,比上月下降0.5點。
企業效益狀況仍不理想。雖然原材料價格漲幅收窄,但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加之有效需求不足,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小微企業利潤有所下降。4月份,效益指數為74.5,比上月下降0.2點,處于歷史較低位。所調查的8個行業中,5個行業效益指數有所下降。
企業投資意愿出現波動。由于企業效益下滑、需求不足,企業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受到影響。4月份,投入指數為82.9,比上月下降0.3點,所調查的8個行業中,有一半投入指數下降。
區域指數普遍下降。4月份,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指數分別為89.6、90.1、87.7和80.9,比上月分別下降0.2、0.3、0.5和0.4點,西部地區指數降幅最大,東北地區指數仍最低,說明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和中小微企業恢復程度尚不理想。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指出,總的看,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實現良好開局。但是外部風險挑戰仍然較多,全球通脹仍處高位,發達經濟體貨幣緊縮延續,世界經濟下行態勢顯現,國際金融體系脆弱性上升,大國博弈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從國內看,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尤為突出,成本居高不下、訂單減少、效益下滑、應收賬款拖欠、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表示,要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乘勢而上,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破除影響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法律法規障礙和隱性壁壘,鼓勵和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持續提振市場主體信心,下決心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賬款拖欠問題,幫助企業恢復元氣。要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降低交易成本,穩定市場預期,鞏固經濟回升基礎。堅持“紓困和服務兩手抓,調結構和強能力并行推”,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中新經緯APP)
編輯:郭晉嘉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