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生活 >
種植高原冷涼菜 實現家門口增收
2024-11-21 10:34:0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南門峽鎮蔬菜推介品鑒會現場,各村精品蔬菜悉數登場:脆嫩清甜的荷蘭豆、營養豐富的紅萵筍、翠色欲滴的羅馬生菜……10多種高原冷涼蔬菜一一展現。來自南門峽鎮的“土大廚”“村大廚”傾情獻藝,以高原冷涼蔬菜為原材料,創意烹飪出一道道佳肴。

南門峽鎮地處高原腦山地區,轄區內水庫周邊濕地保持著獨特的原真性風貌,水質清澈醇洌,當地政府立足高海拔冷涼氣候優勢和生態優勢,發展生態農業,推動高原冷涼蔬菜種植產業走向轉型升級之路。

早在2004年,南門峽鎮西山根村根據氣候冷涼特點,引進荷蘭豆種植技術,作為特色經濟作物試點,但很多村民持觀望態度。村民龍家祥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流轉土地嘗試種植荷蘭豆,憑借著政府幫扶和產業優勢,他逐漸加大種植規模。如今龍家祥流轉承包的土地500多畝,種植的娃娃菜、荷蘭豆每畝經濟效益4000多元,年直接收益達百萬元以上。

龍家祥的種植地里每天需要雇傭約30人,到了采摘季用工需求超過百人。這些人都是本村和附近村的村民。平日里龍家祥還會跟周圍的人分享種植經驗,帶動鄉親們一起在家門口致富。

南門峽鎮西山根村也從種植荷蘭豆中嘗到了甜頭。“我們村逐步發展壯大特色種植產業,實實在在地充盈了村民的腰包。”村黨支部書記雷有威說。

南門峽鎮黨委書記石玉璞介紹,為打破各村“各自為陣”的產業模式,鎮黨委牽頭成立了以西山根村為中心涵蓋周邊各村的“支部共建+特色種植”聯盟,變單打獨斗為抱團發展。

同時,著眼特色種植發展的蓬勃前景,南門峽鎮延長鏈條、串聯產業,爭取到鄉村全面振興試點村建設項目資金,科學規劃實施西山根村農產品冷鏈加工分揀車間項目,盤活已有低溫保鮮庫。

在西山根村加工分揀車間內,30余名村民對荷蘭豆等蔬菜進行采摘、分揀、裝箱、上車。“蔬菜銷售高峰期時每天都要發貨,這些蔬菜將通過物流專線運往上海、香港的蔬菜批發市場、超市等經營場所。”雷有威介紹道。

今年,南門峽鎮積極對接全國農業專家,在當地設立了“高原冷涼蔬菜教授工作站”,更好地讓科技賦能蔬菜產業?;ブh還與周邊省份意向企業、供港蔬菜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實現資源互補和優勢共享。荷蘭豆、菜薹等優質高原冷涼蔬菜銷往廣東、港澳等地,實現了田間到餐桌的快速直達,為消費者送去新鮮的高原特產。目前,南門峽全鎮共種植高原冷涼蔬菜1.15萬畝,帶動2300余人在家門口務工增收,直接、間接收益超過2200萬元。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