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李淵 通訊員 王瀟依)“磨剪子嘞,戧菜刀!”昨天下午,一聲清脆響亮的吆喝聲在姑蘇區蘇錦街道錦尚社區響起。當天,錦尚社區為滿足居民生活需求,把磨剪刀、修雨傘、配鑰匙等便民服務攤點叫進了社區,這一聲吆喝不僅勾起了老年居民的回憶,更讓小朋友們感受到了傳統的街巷文化。
位于姑蘇區與相城區交界處的錦尚社區是姑蘇區最年輕的社區,其轄區多為新建樓盤,“很多樓盤交付時間不長,我們社區也僅僅啟用兩年,一些商業便民配套尚未進駐小區周邊。”錦尚社區黨委書記濮杰告訴記者,為了讓居民們在住進現代化小區后,依然能夠享受家門口的便捷服務,該社區聯系了多個便民攤點,把與居民日常生活相關的磨菜刀、修雨傘、配鑰匙等服務一起搬進了社區。
記者在現場看到,社區工作人員把不同的便民攤點錯開排布,并為送來的刀具、傘具、鑰匙做好標記,以便居民們有序排隊和領取。孩子們對于磨刀最為感興趣,紛紛上前要看一看砂輪磨刀散發出的火星子。磨刀師傅也即興發揮,吆喝起了“磨剪子嘞,戧菜刀!”。
原本的街巷叫賣聲,在現代的社區服務中心里,變成了“傳統文化之音”。一位阿婆蹲下來,摟著孩子的肩膀,向他講述舊時住在老街巷的故事:“我們小時候,每逢聽到這聲吆喝,孩子們都會幫著爸爸媽媽把剪刀、菜刀拿出家門,在巷子里找尋這聲音的來源,尋師傅幫忙磨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