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生活 >
“新政26條”強招引增后勁 天天觀察
2023-05-10 11:46:33   來源:蘇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蘇州出臺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促進產業投資,力撐實體經濟躍升發展——

“新政26條”強招引增后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蘇報記者 張帥

實體經濟是蘇州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今年以來,蘇州全面推進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實體經濟的支柱地位不斷鞏固,產業動能持續釋放。為進一步力撐實體經濟躍升發展,昨日,蘇州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產業投資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促進產業投資為抓手,在完善招商獎勵政策、強化主導產業招商、布局發展新興產業、創新豐富招商模式、狠抓招商載體建設、優化提升招商力量等六大方面齊發力。

“產業投資政策結合產業基礎和發展方向,呈現了鏈條全、力度大、靶向準的特點。”蘇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政策措施》共26條,條條是干貨,項項有紅利,強化市級統籌、強化隊伍建設、強化服務保障,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等四大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數字經濟、未來產業、智能建造,鼓勵重點產業鏈招商、開放應用場景招商、強化科技研發招商、推行投資聯動招商、深入推進招商引才等內容,形成了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支撐實體經濟穩增快轉的內在邏輯。

鏈條全:

覆蓋產業體系優化整體布局

蘇州產業規模大、后勁足,得益于產業投資政策的全鏈出擊。

當前,蘇州正全力推動產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向全國“創新集群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城市挺進,產業投資政策更加注重招商模式創新,以科技招商實現發展要素快速集聚。按照規劃,到2025年,蘇州力爭引進戰略科學家等頂尖人才10名以上、重大創新團隊60個左右,新增卓越工程師10000人左右;累計建設國家級載體平臺10個左右;新增獨角獸培育企業100家、高新技術企業年度認定數達5000家,新增創投基金規模2500億元,科創載體面積累計達3500萬平方米。

蘇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政策措施》覆蓋促進產業投資的整個工作鏈條,完善招商獎勵政策,既強化主導產業招商、又布局發展新興產業,既抓招商模式的創新、又抓招商載體的建設,同時又強化招商力量的統籌配置。

對于蘇州而言,產業布局的優化,離不開招商載體建設和招商力量不斷強大。今年以來,全市圍繞項目招引簽約、開工建設、投產投用全流程、各環節,加強組織協調,強化服務保障。從蘇州市重大項目招引簽約情況看,1至3月,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83個,總投資(規模)2484億元。其中,產業項目共計332個,占比86.7%,總投資2017億元。

《政策措施》引導各縣級市(區)圍繞蘇州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部署,結合當地產業現狀及發展方向做好項目謀劃編排和招引儲備。鼓勵各縣級市(區)加強聯動,按照“產業在沿江轉型、創新在城區集聚”的總體目標,立足各地比較優勢和產業基礎做亮特色經濟,積極采取聯合招商、收益分成等方式,優化項目區域布局,放大招商效益。

力度大:

兩個“1億元”實在令人心動

在昆山開發區,一個全國矚目的元宇宙產業園已經動工建設。未來,33層的META塔、24層的AI塔,將成為昆山現代產業的新地標。按照行動計劃,到2025年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建成15項以上典型應用場景項目,培育5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100家以上元宇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在蘇州高新區,一家家光子企業的追“光”故事不斷演繹。比如,金橙子和華日激光不僅是“鄰居”,更是親密的合作伙伴。金橙子在激光控制系統上有著豐富經驗,華日激光在超快激光器研發、生產上具有優勢,兩方交流后一拍即合展開合作,推出的玻璃激光加工系統產品可應用于太陽能光伏等多個領域的硬脆材料加工上,很快這款產品就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高端產業項目、先進制造業項目是價值鏈“傳幫帶”的模范生,理所當然地成為蘇州產業投資政策的重點扶持對象。

《政策措施》對引進承擔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率先打破國外壟斷、國內首次示范應用等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按照規定最高給予項目投資的30%、不超過1億元的支持;對引進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示范效應好的其他先進制造業項目,按照規定給予不超過項目投資的10%、最高1億元的支持。

除了這兩個“1億元”,《政策措施》在創新型功能型總部項目方面,對符合條件新引進的總部項目,最高給予不超過2000萬元的獎勵金額;在支持現有企業增資擴產方面,對創新集群企業實施的生物醫藥項目、航空航天項目、新一代信息技術、納米技術、人工智能等項目根據當年設備投入2000萬元以上給予6%至15%的項目補貼,最高獎勵不超過1000萬元。市級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億元資金,各縣級市(區)做好資金配套,合力支持產業項目招商。

靶向準:

政企“雙向奔赴”延鏈強鏈

蘇州產業鏈的強大,源自各地各部門把住準星,發揮產業投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效能,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帶動潛力足的好項目。今年3月,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51個,總投資(規模)741億元。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27個,包括HPE—昆山國際數字創新谷、常熟智能車燈研發及生產基地、蘇州工業園區納米城企業總部基地項目等;50億元以上項目1個,為虎丘區易科科技城國際現代產業園項目。產業項目123個,占比81.5%,總投資563億元。

《政策措施》突出了主導產業招商和布局發展新興產業,集中資源保障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四大產業做大做強,同時對綠色低碳、數字經濟、智能建造以及元宇宙等未來產業,拿出真金白銀給予支持。

同時,針對招商過程中常遇到的空間載體緊張等現實問題,《政策措施》從強化區域招商協同、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創新招商載體供應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確保好項目落得下、落得快。例如,吳中區著力打造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及大健康、檢驗檢測認證三大產業創新集群;相城區召開多次行業大會,重點推動數字金融、先進材料、智能車聯網三大創新集群發展;姑蘇區通過實施“百強千企”培育、創新人才集聚等“六大行動”,推動數字創意和高技術服務兩大重點產業創新集群發展;虎丘區召開光子產業創新集群發展大會,加快形成“東納米、西光子”的產業發展格局。

“產業投資政策需要政府和市場‘雙向奔赴’,撬動構建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的產業生態,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蘇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蘇州各級各部門將加強協同配合,加強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充分發揮產業投資對實體經濟的牽引性、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抓實招商引資、產業投資各環節工作,為廣大市場主體、海內外投資者來蘇發展提供最優營商環境,政企同心推動蘇州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