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凌欣煒)很多人都聽說過天津泥人張、無錫惠山泥人,其實,在蘇州還有栩栩如生的“虎丘泥人”。昨天,2023年蘇州閱讀節重要活動之一——書香嘉年華·奇妙游書展在永旺夢樂城園區湖東店圓滿落幕。活動最后一天,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朱文茜的弟子、蘇州市雕塑協會泥塑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朱海祥走上江南文化講堂,現場展示絕活,捏塑人像,展現虎丘泥人的非遺魅力。
蘇州泥塑是用黏土塑制成各種形象的一種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在民間俗稱“彩塑”“泥玩”,以前都集中在虎丘山塘一代,所以又稱為“虎丘泥人”。蘇州虎丘泥人歷史悠久,造型與彩繪風格獨特,是具有顯著蘇州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2008年,它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當天活動現場,朱海祥為大家講解了中國傳統泥塑和蘇州虎丘泥塑的概況,并詳細介紹了虎丘泥塑的材料、工具、工藝特點。接著便開始手把手傳授,帶領小朋友們捏制今年的生肖兔子。捏像是虎丘泥人的藝術巔峰,在小朋友們沉浸于兔子泥塑中時,朱海祥還現場為一名孩子的母親塑起人像來,引來許多觀眾駐足圍觀。
“越小的泥人越難做,要先做形體造型,再把她的特征體現出來。”只見朱海祥團起大把黏土,先捏出了這位母親的臉和頭發,然后再用小塊土捏出鼻子、耳朵、眼睛等五官,一點一點做著“加法”。最后進行面部細節的調整,刻、刮、壓,精細到發絲的方向、眼神,半個小時過后,巴掌大的泥塑栩栩如生,無論是發型還是五官,都和眼前這位孩子媽媽神似,觀眾們驚呼:“太像了!”
在看到“自己”之后,“模特”張林林也表示震驚:“雖然和期待中的一樣,但還是讓我太吃驚了,相似度在90%以上。”張林林告訴記者,此次帶著6周歲的女兒現場體驗虎丘泥塑,也是在女兒的鼓勵下主動報名塑真。“泥塑體驗活動參與度高,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能幫助她了解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