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全力推動創新主體培育、科創載體提升、創新生態優化——
“四鏈”融合激活創新因子
(資料圖)
□蘇報駐太倉記者 顧志敏 周哲
日前,國家第二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公布,太倉位列其中。“國家級”名片的榮譽,彰顯出太倉創新因子的澎湃活力,為太倉以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近年來,太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全力推動創新主體培育、科創載體提升、創新生態優化,以創新為基調奏響產業轉型升級的強音。
去年高企有效數達1039家
“忙,但產品依舊供不應求。”這是太倉金馬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負責人最近常說的一句話。去年,金馬裝備銷售額同比增長達65%以上。目前,公司自主研發了建筑裝修垃圾、生活陳腐垃圾、大件園林垃圾、餐廚垃圾及工業廢棄物等各類固廢資源化循環處置產線,產品通過歐盟CE認證。
創新型企業培育是創新型示范城市生態鏈上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太倉不斷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全力支持創新型企業做優做強,通過人才培育、平臺建設、科技金融等全方位服務舉措,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
2022年,太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數達1415家,同比增長20.6%;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備案數561家,同比增長65.5%;認定高企439家,完成蘇州攀高目標的125.79%,高企有效數達1039家。
一個個創新企業加速成長,一座創新之城加速蝶變。以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太倉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創新集群,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物貿總部經濟均突破千億級,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產業加速向500億級目標邁進。2022年,太倉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650.38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53.1%。
當前,太倉圍繞“科技支撐產業發展”主題,成立太倉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編制《太倉市創新型縣(市)建設方案》,加大創新型企業引育力度,聚焦“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梯隊培育,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引擎。
孵化載體面積超200萬平方米
日前,太倉生物醫藥企業孵化器獲評2022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該孵化器位于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園,總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主要布局生物創新藥、醫藥合同服務外包和醫療器械三個集群,是太倉第一家專業型國家級孵化器。該園區已集聚生物醫藥企業350余家,各級重點創新創業人才近百人。
科創載體是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也是實現創新成果孵化、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平臺。
近年來,太倉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臨滬科創產業高地建設的若干政策》《太倉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管理辦法》等文件,持續推動創新孵化載體提質增效,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科創社區”全鏈條創新孵化體系。西北工業大學太倉長三角研究院、江蘇先進無機材料研究院等建成投運,為太倉重點產業、新興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2022年,太倉為科創項目和人才團隊提供了超100萬平方米創新創業載體平臺。目前,太倉建有各級科技創業載體55家,其中包括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9家、省級科技創業孵化鏈條試點2家,各類孵化載體面積超200萬平方米。
得益于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園優良的科創環境,昭衍(蘇州)新藥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已經形成了毒理學評價服務團隊等多個專職服務團隊,服務內容涵蓋藥物發現到新藥注冊全過程,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生物醫藥企業新藥研發提供了重要支撐。去年,昭衍實現服務外包銷售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57%。
“未來,我們將重點圍繞優化科創資源布局,加快高標準科創孵化載體建設,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向專業化、社會化、網絡化發展,為科技企業提供更多高質量孵育空間。”太倉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近3年出臺支持創新政策超40項
不久前,西北大學田靜教授團隊憑借“斑馬魚高通量藥物篩選平臺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在T-MAX“科創太倉”國際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奪得一等獎,并于上月在太倉高新區成立華芯微魚(蘇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為何鐘情太倉?田靜說,太倉優良科創生態的加持,讓她看到了發展的無限可能。“相關部門僅用半個月就幫我們完成落戶、獲得政府引導基金支持,太倉還為企業研發產業化提供了很好的平臺。經有關部門牽頭,已有多家意向企業來跟我們洽談技術合作。”
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優化打造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是太倉科技創新工作的一貫思路。近年來,太倉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惠企舉措,不斷強化創新要素供給,以一流服務保障營造一流創新生態。
在頂層設計上,太倉建立創新工作例會制度,探索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機制,近3年出臺各類支持創新政策超40項,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臨滬科創產業高地建設的若干政策》等政策。
具體舉措方面, 太倉不斷提高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支持,單個項目最高給予1000萬元資金支持,團隊最高給予1億元綜合扶持;開展“太倉科技金融服務直通車”活動,以定制化金融產品實現精準服務,促成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的系統耦合;以太倉市雙創綜合服務平臺為載體,為企業提供融資路演、產學研對接、政策宣講、生活空間等各類科技創新服務。
一流的創新生態引來一流的創新人才。2022年,太倉引進優質科技人才項目超400個,引進碩士及以上人才1149名。目前,太倉人才資源總量達23.24萬人、高層次人才數達2.66萬人,年均增長超10%。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