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大秋
昨天上午8點19分,家住吳縣新村的楊先生去西大街上取車,掃停車位上的二維碼顯示停了近12小時,而停車費僅需支付2元,“這么便宜的停車費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同樣,白天過來照顧老母親的張女士,停了一個白天的停車費也只需要5元,“以前停在別人車位上,一個電話就要去挪車,現在停車再也不用打‘游擊戰’了,停車費還可以享受優惠。”
(資料圖)
記者從蘇州城投資產開發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率先在西大街、吉慶街、大營弄三條沿街試點路段建設了智能停車系統,運用高位視頻抓拍識別系統、融合互聯網+AI技術對停車位進行智能管理,車主只需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完成停車繳費,同時對街巷周邊“車位剛需”居民給予單次5元封頂的優惠停車價格。
掃一掃二維碼 停車繳費一目了然
昨天上午,記者將汽車駛入西大街的路邊停車位上。一位脖子里掛著二維碼的工作人員過來提示記者掃一下二維碼。“綁定車牌后,你車開走的時候就會告訴你交多少停車費。”工作人員指著停車框上的二維碼告訴記者,也可掃這個二維碼。記者掃完二維碼、綁定車牌后,發現點擊繳費就能顯示入場時間、停車時長、應付金額和優惠金額等。
“這是如何實現的呢?”城投資產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就是該公司剛在西大街、吉慶街、大營弄三條沿街試點路段建設完成的智能停車系統。據介紹,姑蘇區內背街小巷眾多,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尤為突出。為深度挖潛、高效利用有限停車資源,姑蘇區積極探索街巷停車試點片區管理,以姑蘇區的8個街道為單元,試點片區分散式機動車停車泊位智能化建設。
為全面推進分散式停車泊位智能化建設試點項目,城投資產公司僅用7天時間對三條沿街試點路段建設智能停車系統,該系統具有智能計時、自主掃碼繳費等功能。“運用高位視頻抓拍識別系統,融合互聯網+AI技術,24小時全天候自動化監管泊車位,”該負責人指著街對面的攝像頭告訴記者,“一個高位視頻可以管3輛車,可以識別、采集監控車輛駛入、駛離泊位的軌跡。”同時,駛入停車位的市民只需要掃一掃二維碼,離開時點擊推送的信息就可完成繳費,如果綁定車牌,那么駛離停車位時就可以自動扣費。
據悉,目前西大街30個停車位、吉慶街20個停車位已經投入使用,大營弄24個停車位已經建設完成,目前還未收費。接下來,城投資產公司還將在侍其巷及學士街(道前街—胥門路)沿街試點路段推進建設智能停車設施。
“車位剛需”居民可享優惠停車價格
據介紹,西大街等三條沿街試點路段的收費標準按照二類地區進行計時收費,半小時以內免費,一小時以內8元/小時,超過一小時以外部分4元/半小時。盡管從晚上7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為免費停車時段,但這樣的收費標準對于附近的居民來說,停一天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因此,本著以人為本、規范有序的管理理念,城投資產公司對接試點路段所屬社區,針對街巷周邊“車位剛需”居民,給予一小時以內2元/小時,一小時以外1元/小時,單次5元封頂的優惠停車價格,管理上施行車位“不固定、不預留”的資源利用優先原則。
那么,“車位剛需”居民如何確定呢?記者了解到,主要由有需求的附近居民向社區提出申請,由社區和城投資產公司共同對符合條件的居民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就成為“車位剛需”居民。據悉,該居民的車牌號就被錄入智能停車系統,車輛在沿街試點路段停車就可以享受優惠停車價格。
西大街社區掛職書記楊玉靜“點贊”這一做法:“有效緩解了社區居民停車難這一大難題!”她告訴記者,該社區目前已經有30多位居民申請成為“車位剛需”居民。據悉,目前城投資產公司已經將西大街社區、吉慶社區的46位審核通過的“車位剛需”居民錄入系統。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