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班主任“小題大做” 聯手家長及時出招助力孩子成長
2022-09-29 10:31:51   來源:杭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十月將至,經歷了近一個月的磨合和適應,杭州中小學校師生開啟了沉浸式的學習和生活。近期,不少老師有了新發現——部分調皮的學生露出了“馬腳”,開始接連“闖禍”,而初一學生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無法適應突然增加的學業壓力,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的情況常有發生。

班主任“小題大做” 聯手家長及時出招助力孩子成長

大課間時,學生們排隊返回教室,一個男生走著走著突然將身邊的小個子同學推倒了;下課間歇,這個男生又突然抽離了隔壁同學的坐椅。男生連續的兩個舉動,在錢學森學校班主任盛宇看來,有點反常。在制止了男生的“小動作”后,她第一時間聯系了家長。

事后,男孩也主動向兩位同學道歉。“在與家長溝通中了解到,他平常在家與哥哥的相處模式,影響了與同學的交往,所以我給家長一個任務:在家幫他改善與哥哥的交往。而在學校,我也給他機會,讓他去幫助同學、學會與同學相處。”盛老師說。比如,中午在校吃完飯后去提醒身邊動作慢的同學,在家每天協助哥哥做一件事。男生媽媽說,老師的方法讓孩子徹底認識到了錯誤,并在努力矯正過去不好的行為。

在校生活中,如何與同學相處是重要一課,對一二年級學生來說更是關鍵內容。勝利實驗學校老師李一村介紹,開學這一個月,學校打破了固有的課程表體系,將幼小銜接課程作為主打,其中有一課內容就是“認識新朋友”,告訴孩子如何介紹自己、如何與同學交朋友、友好相處。

天長小學班主任史劍波今年新帶一個高段班,近期也忙著處理學生間的交往問題。“老師的引導很重要,同時家長也要配合。”他建議,家長在配合老師處理這些突發狀況時,一定要學會四步——

第一步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比如對孩子說“我理解你”“你應該為此事生氣”等等。

第二三步,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以及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第四步就是引導孩子關注問題的解決,例如,“你看我能怎么幫你?”“有什么辦法可以避免再陷入這種尷尬的境地?”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幫孩子把事情理順、找到解決方法。

初一學生作業來不及做 家長可以巧支招幫孩子盡快適應

新學期漸入正軌,目前不少老師正對癥下藥,積極幫助初一新生適應初中的節奏。

杭十五中心理輔導站站長、家庭教育指導站站長張語嬌說,有的初一學生還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并由此引發焦慮。前兩天,她發現有位學生在校總是埋頭做作業,問其完成了多少,她支支吾吾說不出。“這類學生的問題在于,不會對自己的作業進行統籌規劃。”張老師分析。

針對這樣的學生,學校建議他們進行計時作業管理。當20分鐘即可完成的作業,卻花費了40分鐘時,家長要及時關注。“家長需引導孩子重視效率問題,并幫助他分析是哪方面原因造成的。”張老師說,是對這塊知識點不理解,還是專注力不夠,或者因為其他事情耽誤了。搞清楚后,家長再引導孩子找解決的辦法。解除癥結再適應一段時間,孩子的作業速度就能有效提升。

杭十三中專職心理教師周春飛也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她說,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首先家長自身要做調整,認識到孩子的變化,理性看待成績,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習慣。其次,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到作為初一新生,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讓孩子客觀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在三年里不斷向目標努力,從而變得更優秀。

家長可以幫孩子嘗試改進學習方法,譬如利用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將作業按“輕重緩急”進行排序;還可以利用番茄鐘時間管理法,將作業任務全寫在列表里,并列出大概所需時間,再設定番茄鐘,完成一項任務后在列表里劃去該項作業,休息5分鐘后開始下一個番茄鐘;家長還可以為孩子尋找正在初中高年級讀書的同伴,讓他們多多接觸,交流初中生活和學習方法,年齡相仿的同伴往往會有共同體驗和感受,交流的內容也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和信服,對孩子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記者 胡鴻)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