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多年前,我隨父親在一所片區小學讀書,教我語文的是一位十分嚴謹的中年男老師——劉志偉老師。
劉老師是我四年級直到小學畢業的語文老師,三年中,他沒少關心我,教給我許多實用的閱讀與寫作的方法。但我卻反感他的“另搞一套”。
他當時還是學校的教導主任,負責全校教學管理工作,自己以身作則,積極倡導“廣泛閱讀,厚積薄發”的語文讀寫指導教學法。每天朝讀課時,我們除了要熟讀將要學習的新課文,背誦已學過的課文外,他總是在黑板上抄寫一首古詩或一段精美的文字,要求我們先讀到能夠背誦后再讀課本上的內容。雖然內容不多,但一節朝讀課只有40分鐘,要讀新課文,要背誦學過的課文,現在又多出這么一首古詩,記憶力強的學生還能對付,可那些記性本來就不好的人就慘了。沒辦法,他們就只能把朝讀課要完成的書本上的內容前移到早晨起床后,上朝讀課前完成,朝讀課就用來對付這些古詩、美文了。這對于我們這些十來歲的懵懂頑童來說,不是太苛刻了嗎?誰愿意按劉老師的要求去做呢?
有一次,我的同學突然想到“走關系”這條妙計,因為我是老師的子弟,他們就慫恿我去找劉老師“談判”,希望劉老師把這“額外負擔”減下來。我也是覺得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為同學們辦一件“有用的大事”,以后,我在同學中的地位也就更高了。同時,我也是受益者。再說,我父親是校長,劉老師能不聽校長女兒的話嗎?那天,放學后,我在父親辦公桌上寫家庭作業,見辦公室里只有劉老師一人還在批改作業。于是,我就抓住機遇,趕快把自己也是同學們的想法說給劉老師。沒想到的是劉老師摘下眼鏡,那雙雖然近視但讓我馬上感覺到十分犀利的目光刺痛了我那最柔弱的部分,我把頭埋得很低,不敢再看他,尤其是怕看他那雙眼睛。劉老師卻十分溫和地說:“小容,你為什么有這樣的想法?難道多背誦幾首古詩不好嗎?”我更是像犯了大錯的孩子,聲音小得似乎只有自己能夠聽見地說:“這是同學們大家的意見,我只是傳個話?!?/p>
記得劉老師給我講了許多,大概都是關于閱讀的好處的內容,我也沒有聽太明白。
事后,我以為劉老師會講給我父親聽,挨父親的一頓罵是少不了的,全班同學集體接受劉老師的批評也是免不了的。沒想到的是好像什么也沒有發生過一樣,朝讀讀古詩背古詩仍然堅持進行,哪個同學沒有背完要留校、要被老師叫到他那去背誦仍然進行,直到我們小學畢業。三年中,我們背誦了幾百首古詩,上百段優秀句子,還背誦過《弟子規》《三字經》《古今賢文》等許多經典名篇。
這些課外積累,后來,在我們的中考、高考中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也許是小學時劉老師對我的影響吧,我一直喜歡語文,直到現在,我也成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
我現在工作的學校堅持經典誦讀語文活動很多年了,作為一個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我,很快融入其中,而且小有收獲。這功勞都應該記在劉老師的身上。是他影響了我,使我對祖國的優秀文化情有獨鐘。
時光荏苒,20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當年劉老師的倡導是多么正確。作為老師,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我們的天職,我們沒有理由不像當年的劉老師那樣積極倡導,努力實踐??扇缃?,我們的朝讀課時間怎么就一再被壓縮,快要被從課程表上悄然抹殺掉呢?
懷念“朝讀”,懷念“經典”,更希望劉老師能夠重返教壇,再做我們的教導主任,帶領我們一齊“朝讀經典”。(李月容湖北省松滋市陳店小學教師)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