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藏在清明里的知識點在這里!老師家長,值得講給孩子聽
2022-04-04 19:53:36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清明,

既是節氣又是節日。

每逢清明,

踏青思故,

追憶先烈。

關于清明的知識和習俗,

值得老師、家長講給孩子聽,

了解傳統文化,

陪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小長假!

本期嘉賓

●王學松: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感恩教育

說到清明節,

大家應該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是的,清明節的第一個傳統元素就是祭拜祖先和逝去的親人,也就難免讓清明籠罩著雨紛紛、欲斷魂的哀傷氣氛。

其實,哀傷中的祭拜是一次對祖先誠心誠意的感恩和緬懷,也是一次靜下心來尋索此生意義的思考。

我們的族群血脈從何處來?我們背負著祖先什么樣的希望和寄托?我們應該給下一代留下什么?這些都是我們在平時朝九晚五忙碌的生活中很難靜下心來想一想的,而祭拜給了我們一次機會,等于是在社會、家族多重背景中重新給我們自己定一下位。

知所來,知所往。提醒我們這一代人肩上負有責任的同時,也給了我們繼往開來,行穩致遠的勇氣和力量。

親近自然

肅穆的祭拜結束,還有一件應該做的事,那就是快樂的郊游踏青,這是清明節的第二個傳統元素。

所以清明節又被稱為“踏青節”。

清明時節天氣正好,

桃李花開,

柳絲輕柔。

古人就有

“馳馬春郊”

“游子尋春半出城”的生動描述。

親人圍坐在芳原綠野,

春風吹拂,

鳥語花香,

身旁再有兒童嬉戲追逐……

剛剛在墓園產生的緬懷和哀傷

就會絲絲散去,

歡聲笑語中打理好心情,

帶著責任、希望和勇氣,

輕松快樂地回到學習和工作中,

開啟新的一天……

珍惜春光

其實還有一件事,

那就是建議大家

在清明節這一天的早飯時

吃一兩顆清明時令小吃——

“青團”。

青團外形油綠如玉,

聞起來有青色的香,

吃起來是軟糯的甜。

這原是江南一帶清明時節的地域美食,現在隨著商業物流的發達和人們對傳統節日的重視,不論在哪里都已經不再一團難求了。

希望全國各地的朋友們,甚至是海外的朋友們都在清明時節吃上幾顆青團,品味青草的味道、春天的味道、傳統的味道。

誠心祭拜

郊游踏青

品嘗青團

……

老師家長,

清明節各種傳統習俗

蘊含著我們祖先的智慧和美好愿望。

清明,

更是教育的契機。

感恩教育,

親近自然,

不負春光,

珍惜每個今天。

這個清明,

你最思念的人是誰?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圖片來源:包圖網

監制:儲召生

總策劃:段風華

本期策劃:武一

欄目圖設計:馬虹霞

主持:武一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