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應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全力保護師生健康安全和維護校園穩定,按照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安排和要求,自3月9日起,吉林大學4萬余名本科生的教學工作全面轉入線上進行。
連日來,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本科教學工作總體運行平穩,各方反饋積極,師生對以良好狀態戰勝疫情充滿信心。
快速啟動應急預案,平穩過渡線上教學
高度重視本科生教學和育人成效,是吉林大學一貫堅持的優秀傳統和辦學特色之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校教師和教學管理隊伍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積極推進和落實各項工作,全力保障教學正常開展,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本學期開學前,學校集中力量對“吉林大學在線教學指揮中心”等平臺和網絡環境進行了繼續完善,騰訊會議、雨課堂、學習通等學習工具在各校區接入、運行順暢,為學生線上學習提供了有力保障。3月8日,隨著疫情的快速變化,學校立即發布《關于做好全校本科教學全員線上教學安排的緊急通知》。翌日,全校48個本科教學單位按照《吉林大學2022年春季學期本科在線教學工作預案》的安排,全部轉入線上教學。
截至3月16日,僅一周的時間內,學校按正常教學計劃應開本科生理論教學課程共計2204門、4017門次,實際課程開出率達100%。課程覆蓋全部本科專業,其中公共課288門、專業課1916門,在線授課教師3238人、參與學生達38102人。各教學單位使用多平臺、多模式開展線上教學,建立QQ、微信、釘釘等課程溝通群3463個,師生通過網絡充分交流、互動研討,共同促進教學相長。
強化課堂質量督導,確保教學育人成效
啟動在線教學以來,吉林大學校、院兩級本科教學體系協同聯動,全面加強線上教學質量督導,確保實現“保開課、保穩定、保質量”工作目標。
連日來,校長張希、副校長趙宏偉多次參與線上巡課、檢查;督學專家按學部、學院進行分工聽課,進一步擴大督導范圍。各教學單位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書記、院長、教學副院長、系主任、教學管理人員等大范圍開展查課聽課,實現全校開設課程全覆蓋。線上教學第一周,各學院累計組織查課1433門次,校領導和督學專家查課538門次。
在督導工作中,督學專家組不僅嚴格“督”,更注重認真“導”。向學校反饋師生線上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幫助教師完善線上教學的方式方法,指導如何恰當地開展課程思政、傳播正能量,通過切實參與和關注,積極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有效保障線上教學平穩有序和育人成效。與此同時,通過密集開展巡課督導,一批在教學上具備突出造詣和能力水平的優秀教師,以及很多線上授課的精品范例不斷涌現。
在督學專家查課的過程中,很多課程的教學情況得到了認可和好評。有的注重介紹最新科研成果、開拓學生視野,有的互動討論熱烈、氣氛活躍,有的有效融入課程思政、激發學生的專業榮譽感,有的課件內容精細、教學手段豐富。教師們通過自己課前的認真備課和授課中的才思飛揚,使得吉林大學的線上課堂如線下一樣精彩。
以教師身份為神圣使命,以學生滿意為第一標準
雖然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和沖擊,但目前吉林大學已經實現了校園封閉期間教學不停,并全力做到質量不減,將為實現本學期教學計劃奠定堅實基礎。廣大教師把屏幕當作黑板、將小書房當作大講堂,用一節節生動的線上課程充實學生的頭腦、浸潤學生的心靈,傳遞知識的同時更為他們樹立了抗疫必勝的信念。
吉林本土疫情發生以來,白求恩醫學部部分教師一邊在一線投入緊張的抗疫和醫療工作,一邊克服身體和精神的疲勞,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在抗擊疫情的實踐中,老師們作出的表率本身就是對醫學生傳承和弘揚白求恩精神最好的思政教育。”學部醫學教育辦公室負責人金剛不禁感慨。
“泛函分析”因其高度的抽象性,一直是一門令學生比較難以掌握的課程。2020年以來,數學學院青年教師張遠航為了尋找在線上講好這門課的方法,圍繞課程難點完成了270余頁的講義和2896分鐘的視頻錄制,并充實到教法當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雖然如此,他依然答應學生們,每天上課的當晚都安排在線答疑,通過語音和視頻連線,師生同時在紙上進行論證推導。
疫情是對全校各項工作運轉水平的深刻檢驗,更是對教學管理體系的一次大考。“我們將不斷加強教學管理與服務保障,為全校教師的知識傳授和學生們的更好學習,創造更加優異的條件,讓‘教’與‘學’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在線上閃耀。”吉林大學教務處處長王國強表示。(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禹躍昆 紀秀君 通訊員 曲家偉 陳鐸)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