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一望無際,稻穗隨風搖曳……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美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南雄市湖口鎮三角村、始興縣深渡水鄉深渡水村種養專業合作社水稻喜獲豐收。這是韶關學院“服務鄉村振興科技小院”集成水稻節本增效(旱作)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的成果。
2021年,韶關學院在始興縣深渡水鄉建立了“服務鄉村振興科技小院”,充分發揮人才、技術綜合優勢,幫農民破解在生產一線遇到的技術難題。
“我們農民沒什么文化,也不懂技術,‘科技小院’里的專家、博士、教授親自到我們的田地去看,還很耐心地給我們上課。我們和這些學問高的專家教授們打交道,能長知識,學技術。”參加“科技小院”組織的“農民夜校”培訓后,深渡水村農民感言。
韶關學院“服務鄉村振興科技小院”建立在農村生產一線,集農業科技創新、示范推廣和人才培養功能于一體,組織相關專家通過“高校+地方政府(鎮或村)+企業(合作社)”形式,組成聯合體。“科技小院”致力匯聚多方科技資源,讓科技人員的腳步留在田間地頭,努力把農民遇到的實際困難解決在田間地頭。
“科技小院”所組建的專家團隊,專業方向涵蓋作物育種、農田水利設計等農業生產與農村環境治理環節。近一年來,“科技小院”專家有效幫助農民解決了香芋軟腐病、三華李控花錯峰上市、農產品高品質栽培與深加工等方面的問題。
此外,“科技小院”還依托人才和技術優勢,在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技術服務、農村科學普及、人才培養培育等方面,輻射帶動當地農民科技致富。 目前,“科技小院”重點扶持始興縣深渡水村水稻、馬鈴薯、番茄主導產業,培育黃精、獼猴桃、百香果、葡萄等特色種植產業,以及特色養蜂產業。專家們研發的集成水稻節本增效(旱作)栽培技術、柑橘全材料綜合利用技術、特色馬鈴薯栽培技術等8項技術,已在韶關市始興縣、南雄市、仁化縣等地推廣,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雖然‘科技小院’建設時間不長,但已逐漸顯現其集學術交流、技術研發、科技示范、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對外服務的綜合性平臺優勢,我們希望可以匯聚更多資源,形成平臺集聚效應,變成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新樣板。”科技特派員、韶關學院教授陳曉遠說。
自“科技小院”建設以來,韶關學院累計派駐農村科技特派員15人,服務范圍覆蓋7個鄉鎮15個村,先后吸引了由廣東省教育廳指導、華南農業大學牽頭、韶關學院參與的“廣東省高校服務鄉村振興共同體”,以及“廣東省粵北土壤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12個平臺和團隊入駐。(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通訊員 李麗群 胡嘉怡 記者 劉盾)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