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唐江澎委員: 加強普高工程教育 建立高中、高校貫通培養機制
2022-03-06 11:39:28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近年來,高校新工科建設成為熱門話題,但基礎教育領域的工程教育還未得到應有重視,缺少頂層整體設計和課程體系安排。”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呼吁,加強普通高中工程教育,構建工程引領人才貫通培養體系。

統計顯示,當前我國高校工程教育規模居世界第一,但工程師總體合格程度在全球相對靠后。究其原因,唐江澎認為,一方面,高校工程教育內容仍以傳統工程領域為主,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空天深海等工程科技領域學科建設滯后;另一方面,普通高中學生整體沒有接受過系統化的工程技術、工程科技課程教育,缺少基本的工程興趣、習慣和工程素養,這也制約著我國工程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

唐江澎分析我國高中課程體系后發現,88個必修課學分里,人文方向課程占39%,科學類課程占25%,體育、綜合實踐等占29%,真正的技術課程僅占7%。從條件保障上看,普高普遍缺少工程技術教育專業教學環境,沒有科學類課程理化生實驗室那樣的設施設備。

“據統計,高考選擇工程專業大類的學生要占30%—40%,但在高中課程學習中,學生工程技術教育基礎幾乎為零,以刷題為主的學習方式導致普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普遍低弱,在發展傾向上更偏好選擇機關文案、金融經濟、室內研究類工作,工程師、工廠場景不是優秀學生的首選。工程類專業不受喜歡,工科學生的專業興趣欠缺。”唐江澎擔憂地說。

為此,唐江澎建議,應重視工程教育育人價值,引導學生樹立科技報國情懷。“工程教育是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直接相關的教育,在一個人心智走向成熟、發現自我、形成興趣的高中階段,將工程科技教育前移,對激發學生工程科技學習興趣,提高創新能力和工程科技素養,立志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卓越工程師、工程科技專家和工程引領人才,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工程教育離不開系統的課程建設。唐江澎建議,在中國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的框架內,探索建立高中工程教育課程的基本體系,研制課程標準,研究“理化生+工程”的工程教育課程方案及課程體系,開發配套教材,形成可示范可推廣的課程資源包。創新“新工科”強基計劃人才選拔方式,建立高中、高校卓越工程師和領軍工程科技專家貫通培養的模式機制,在高中階段發現、培育工程類拔尖創新人才,在高校課程學習中進行專門化培養。

此外,他還建議推動工程教育課程實驗,研制工程教育學習環境建設標準。確定“中國高中工程教育實驗學校”,合作開展高中工程教育實踐,探索工程人才培養新范式。探索工程學習環境的創設,明確其基本樣態和功能配置標準,建設專業化、精致化的高中工程教育場景,形成設施設備的配置標準,面向全國推廣,發揮示范引領。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建立工程類師資孵化、培育機制,形成資源共享聯盟。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