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共有33組獲一等獎,我們學校就有5組,占比超15%。”安徽省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李浩自豪地說。
而在幾年前,縣區中職學校招生混亂、規模小散、專業老弱的狀況,一度讓新任靈璧縣副縣長的張安文深感重擔千鈞。
2017年,靈璧縣在財政收入12.5億元的情況下,仍決定分期撥款13.4億元用于中職學校布局調整、轉型發展。
在一些人看來,這是一場“豪賭”。
集中優勢資源辦“大教育”
“學校真大啊!”記者來到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門口,向四周看去,道路綿延、教學樓林立。
“新校區一期占地517畝,已經建好了,二期192畝正在建設中,很快就能投入使用。”校長尹成新自豪地說,“這兩年生源火爆,每年都能招3000多人,目前在校生達1.1萬多人。”
學校能夠如此風生水起,得益于宿州市在布局調整中一個貫穿始終的整體思路:縣區整合域內所屬各類中等職業教育資源,重點辦好一所集學歷教育、各類職業培訓、繼續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中等職業學校。
靈璧縣積極響應,一方面撤并靈璧縣九頂農職業高級中學職高部、靈璧縣婁莊農職業高級中學職高部及縣教師進修學校,集中優勢教育資源打造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另一方面兼顧靈璧師范學校,幫助其理順管理機制,由市管變縣管,由師范類學校向中職類學校過渡。
轉型時期,兩所學校妙招頻出。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多管齊下:一是創新發展模式,2019年,在原來學校的基礎上成立合肥工業大學技師學院靈璧分院和靈璧縣技工學校,擁有中專、技工、技師3個辦學體制,打通學生上升通道;二是改變管理模式,2020年舍棄年級制管理模式,打造以專業為主要考量的“系部制”,壓縮管理層級、提高治理效益;三是優化專業結構,2021年將28個專業調整為6個系部15個專業,提升專業發展與區域經濟需求的貼合度,實現學生在家門口充分就業。
靈璧師范學校則撤銷學前教育專業,以市場需求和學生就業為導向布局幼兒保育專業和護理專業,讓這所有著70年歷史的當地老牌名校再次煥發蓬勃生機。
“以前中職學校招生,老百姓聽了眉毛都要皺幾下,現在卻覺得外地的學校不如咱,想盡辦法也要把娃轉回靈璧。”望著來來往往的學生,張安文十分開心。
以賽代練提升師資隊伍水平
2016年以前,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從未在職業類學校教學技能比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十三五”期間,則有37人次獲得省級以上12個獎項。
“剛開始,我是為了職稱才參加比賽的。”該校化學教師王占說,因為職稱晉級文件的規定,自己才報名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但是參與后,我發現以賽代練能讓教師職業能力得到快速成長。”
大賽的一個考查點就是教師如何把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當王占有意識地學習運用時,他的課變得更有家國情懷、更能引起學生重視。
“以賽代訓讓我的教學手段更加靈活多樣。”目前,王占已經熟練運用各種信息手段,制作的課件生動形象,讓學生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在采訪中,很多教師表示以前只有在寫論文的時候才會下一線,而現在通過比賽,養成了主動到工地實踐的好習慣。還有教師說,自己已經滿足評職稱的條件了,但還想再提升水平,依舊會參賽。
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2018年,靈璧縣實現脫貧摘帽后,提出以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為契機,打造“百億級軸承產業基地”。
“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職業學校的重要職能,也是衡量職業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尺度。”尹成新表示,為適應軸承產業園區的建設發展,2020年秋季學期起,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與區域內軸承產業龍頭企業合作,在機電工程系開設軸承“冠名班”,實施訂單培養。
更有成效的是,學校每年從新生中優選30名學生單獨編班,到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開展為期一年的集訓。作為參加首批集訓的學生,王康說:“第一學期大家一起學習,第二學期分專業主修。合工大的老師知識淵博,自己遇到的難題可以更快、更全面地得到解答。”
學生趙言認為,這個班的實訓機會明顯更多:“我們不僅自己參加實訓,還經常幫老師輔導合工大本科生,做一些簡單的教學任務,大約一周3次。”
“經過集訓,學生們的動手能力更強、綜合素質更高,等他們考上高級工后,我們就可以選聘一些作為學校的實習指導教師。”尹成新把集訓學生當作學校的后備人才,把軸承班當作靈璧縣軸承產業基地的后備人才。
與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不謀而合,靈璧師范學校創造性地提出開展“學生個性化發展”實施工程,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整合協調各種評價主體、運用多樣化評價方法,對學生學習進展與行為變化進行全面化、全程化評價,以提高每名學生的知識、技能素養。最特別的是,學校收集學生父母期望,教師、同學和自我評價、各次作業和競賽成績,自己滿意的作品等,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軌跡。
“花大力氣辦教育,不是豪賭,是辦好未來事業的根本舉措。”張安文說。
《中國教育報》2022年03月03日第3版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