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本課例是一節基于多媒體交互設備,利用移動平板和“暢言智慧課堂”,聯通“云—臺—端”,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真切融入高中語文課堂的探索課。
基本教學內容是研讀《中國建筑的特征》。在課堂實景中實踐教學模式新形態:推進智慧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課例主要解決教學圖片信息量大和科普文閱讀過于枯燥的問題。
教學的核心創新點是解鎖“暢言智慧課堂”互動小技能,構建立體式互動,在激趣的“小互動”中愉悅地學習“大語文”。
實施過程:
互動1:“學生講”,導入更精彩
走進文本,多樣導入。“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屏幕推送ppt,展示圖片。教師查找“互動”功能中“學生講”,由學生主講介紹作家作品知識。此環節還課堂于學生,培養學生語言構建和表達的能力。
互動2:“搶答”,結構更清晰
感知文本,理清結構。為完成概況中國建筑的九點基本特征的任務,教師啟用了“互動”中的“搶答”按鈕。這一功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篩選信息的速度,活躍了課堂氛圍。
互動3:“微課”,講解更透徹
研習文本,積累方法。備課時教師在“微課中心”錄制了“說明方法”的知識點講解和歸納,解析更透徹。“微課”的使用體現了分層教學,便于部分學生鞏固和復習。
互動4:“分組”,共享更快樂
拓展文本,延伸探究。請同學們尋找并記錄身邊的傳統建筑,解讀其文化內涵,課上交流。
運用“互動”中“分組作答”播放各組圖片視頻資料,組長講解。活動激發了學生潛質,擴大了學生視野。
互動5:“討論”,小結更深刻
梁思成,中國建筑第一人!
討論話題:我眼中的梁思成!
運用“互動”中“討論”功能,學生爭先恐后,談論對一代大師的認識和崇拜。
互動6:“講評”,教學更精準
智學網作業設計:請以“珠城印象——花鼓燈”為題,抓住民間藝術花鼓燈主要特征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加以介紹。
“講評”功能一鍵直通智學網,定位學生弱項,精準掌控個體學情。“精細批改”直觀準確,大大提高了訓練效果。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立足智慧課堂,教學設計從課本教材、學生個性差異出發,引入多種智慧“小互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師生滿堂激情在線,輕松愉悅地“玩轉”智慧課堂。從而使信息技術深入融合課堂,服務學生,達到了智慧而詩意的教學效果。
智慧課堂運用以來,我一邊琢磨一邊嘗試,深切體會到“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因材施教成就夢想”的力量。未來已來,我會堅持使用“暢言”,相信智慧課堂會讓語文課堂精彩紛呈。(作者單位系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學)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