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當冬奧的同聲傳譯遇上東北話該“咋整”?
2022-02-15 22:33:05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2月14日訊(記者林煥新李小偉)北京冬奧會各項賽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英姿颯爽的運動員們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如何將世界各國運動員的聲音傳遞給世界各國?由于中國運動員大多來自東北,又要如何準確翻譯東北方言?今天冬奧會主媒體中心舉行遠程同傳中心主題采訪。

“遠程同傳是指在通訊網絡支持下,同傳人員開展的非現場口譯工作。開展遠程同傳是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2020議程》及其《新規范》推薦的措施之一。國際奧委會建議,在主新聞中心設置遠程同傳中心,通過技術手段將競賽場館新聞發布會的音、視頻信號傳輸到遠程同傳中心。譯員在遠程同傳中心做口譯,其音頻再傳回新聞發布會現場。”北京冬奧會遠程口譯中心場館語言服務經理梅建軍說。

據介紹,東京奧運會是第一屆使用遠程同傳的奧運會,而北京冬奧會是第一屆使用遠程同傳的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的新聞發布會均將采用遠程同傳服務,有利于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減少碳排放;遠程同傳的使用,將使北京冬奧會成為首次使用遠程同傳的冬奧會,打造又一奧運遺產。

遠程同傳有哪些優勢?梅建軍細數:“一是集約使用譯員,減少人力成本;二是給媒體提供方便,不需要到達現場,通過MyINFO系統即可及時掌握新聞發布會現場信息;所有音頻和視頻都會被保留存檔,需要時在不同平臺/頻道可重復使用;三是減少交通成本,是一項可持續的舉措;四是減少人群聚集,有利于疫情防控。”

北京冬奧組委首席口譯官亞歷山大·波洛馬廖夫表示,遠程同傳令人印象深刻,不僅節省了成本,更是低碳環保。“MyINFO系統目前收到了很多積極反饋。東京奧運會之后,我們做出了更多改進,做得更好了。”他說。

35位遠程同傳譯員、8種翻譯語言,遇上了東北話怎么辦?梅建軍坦言,對于特別的方言詞匯“沒有準備”,需要即刻學習。“從翻譯角度,首先要理解意思,再進行翻譯。”

據悉,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高校的教師也是遠程同傳翻譯團隊的成員,為傳遞北京冬奧會聲音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