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如何設計好作業?北京市西城區來支招
2022-02-15 13:33:05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2月15日訊(記者 林煥新 張欣)“西城區深入貫徹‘雙減’各項決策部署,作業時長顯著下降,作業質量顯著提升。家長對課后作業形式的認可度也達到了98.3%。”在今天教育部召開的2022教育新春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西城區教委主任王攀說。

作業設計如何在堅持做好“壓總量、控時間”的基礎上,注重“調結構、提質量”?王攀分享了西城經驗。王攀介紹,從“雙減”實施以來,西城區就把“一率兩性”作為工作的著力點,開展了作業質量的提升工程。“一率”就是課后服務時段的作業完成率,“兩性”是指作業的彈性和個性,以優化作業管理撬動“雙減”向縱深發展。

“我們認為,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它更是課程、課堂教學和評價反饋的關鍵連接點,也只有把我們學習的目標、作業的目標和評價的目標一體化統籌設計,才能更好的鞏固學習成果,檢驗教學效果,也才能改進教學方法。也正是基于以上的認識,西城區依托教研部門開展了‘課程+作業+評價’一體化的研究和實踐。”王攀說。

下一步落實的方向也已明確。王攀表示,第一,要繼續規范教學行為。第二,抓準作業設計的根本。以單元和知識領域為基本單位,梳理單元的知識脈絡和要點,形成了知識圖譜。根據這樣的知識圖譜,再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從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再到作業的目標、作業的內容、難度的結構以及評價反饋,來進行作業的分層分類設計,力爭實現作業的個性和彈性。第三,要引領學校深入做好作業內容的設計和實踐。在全區已經開展了優秀案例征集推廣活動的基礎上,下一步教研員將帶領各年級的老師,深入到課堂開展實踐式的研究,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與此同時,在課后服務階段,西城區會根據學生學情的特點去匹配課后答疑課程、學習指導課程、拓展學習空間的課程,多措并舉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