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高科技助力北體大健兒斬獲中國代表團冬奧首金
2022-02-06 12:09:03   來源:教育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李小偉)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團體接力決賽中,由北體大冠軍班學生武大靖、任子威、曲春雨、范可新、張雨婷組成的“冠軍之師”不負眾望,以2分37秒348的成績取得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首枚金牌。

短道速滑長期以來都是我國冬奧會優勢項目,而2000米混合團體接力則是本屆冬奧會的新增小項。針對該小項,中國短道速滑隊的準備尤為充分,在此前的短道速滑世界杯中連續取得優異戰績,是本賽季4站世界杯中唯一一支每一站都獲得獎牌的隊伍,總積分高居世界首位。

北京體育大學2015級研究生冠軍版學生范可新賽后表示:“我等了這塊金牌太久了!從進國家隊的那一刻,我永遠都相信隊友,這是團隊的力量。”范可新說:“直到上午我們還在訓練和磨合。感謝國家給我們機會和好的訓練條件,解決我們所有的后顧之憂。我們每天訓練都是拼的狀態。受疫情等客觀因素影響,在冬奧備戰的關鍵期,中國各項目國家隊均缺席了2020-2021賽季的多數國際賽事。因此,高質量的訓練與內部測試賽成為了包括短道速滑隊在內中國各支冬奧國家隊的重中之重。”

范可新的一席話,道出了“科技助力奧運”的秘密。自2020年起,短道速滑國家集訓隊在北體大二七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展開長期駐訓,是最早入駐這座集科研、訓練于一體的國家冰雪運動復合型基地的隊伍之一。駐訓期間,基地提供了包含冰面場地、訓練測試、科研、康復恢復、營養指導在內的全方面服務保障,為冰雪健兒保駕護航。

2021年,基地為短道速滑集訓隊舉辦了3場積分測試賽。基地不僅提供了奧運規格的各類設備,并由保障團隊提供進行計時計分數據采集服務,確保隊伍在疫情期間達到以賽代練目的。

“科技助訓”是北京冬奧備戰周期的一大亮點。在北京體育大學師生的共同參與下,基地重點為短道速滑隊提供風洞測試、Swiss Timing訓練系統數據采集及分析、數字化體能訓練指導及測試評估等科技應用,為教練員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