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廣西融水: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課程
2022-01-21 16:39:02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近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第三小學寒假總結會上,陳智玲校長宣布了一個好消息:該校組織學生參加全縣2021年第四屆校園藝術節,有11名同學獲得美術類一等獎,是本縣各小學中獲得一等獎人數最多的學校。

融水第三小學韋曉春老師(右)在指導學生剪紙(校方供圖)

據悉,該校美術類各項比賽獲得佳績,得益于學校高度重視美育工作,特別是把剪紙這項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列入了學校重點課程,每周三和周四各安排了1節課,學生們都積極參加。該校還非常重視師生的作品展示,在校園的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優秀的剪紙作品展示,讓師生們隨時隨地感受“剪紙之美”。

融水苗族自治縣內居住著苗族、侗族、瑤族、水族等12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豐富。依托這些資源,該縣除了常規開展民族優秀文化進校園活動外,還著重把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納入課程化建設,以此培養學生愛國、愛家鄉文化的情懷。目前,縣內各學校(含幼兒園)立足本校實際,分別開設詩詞、書法、武術、剪紙、舞獅、蠟染、古箏等課程,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傳承技能。

融水思源實驗學校的學生在學習武術(校方供圖)

融水苗家小鎮小學是2019年隨著易地扶貧搬遷小區建立而建設的學校,主要接收易地扶貧搬遷戶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苗家小鎮小學為高質量開設民族傳統文化課程,聘請了四名持“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證書的老師,分別定期到學校教授織錦、蠟染、竹編、拳術、侗歌四個內容?!拔铱h共有‘非遺’傳承人205人,有不少人在學校兼課,讓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優秀文化得到真正的傳承?!痹摽h“非遺辦”主任馬克華介紹說。

融水思源實驗學校的學生在學習舞獅(校方供圖)

融水思源實驗學校,是由一家基金會資助建成的新學校,招收了不少來自脫貧村的學生。該校把武術、舞獅、蠟染等傳統技藝列入課程。在體育館里,經??梢钥吹揭幻麑W生在師傅的指導下,把手上的棍子耍得呼呼作響,一招一式虎虎生威。

這名學生叫余嘉梁,從初一年級開始就跟師傅學習武術?!拔乙鷰煾嫡J真學習武術,將來當一名警察,保護一方平安?!庇嗉瘟赫f。他所說的師傅姓廖,是當地的一名民間武師,今年71歲了仍身手矯健,曾獲中國武術協會授予的“中國武術叁段”稱號。學校專門聘請他來上舞獅和武術課,每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各一節。

“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結合‘雙減’政策,按照素質教育要求開足開齊課程,因地制宜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課程建設,實現民族優秀文化傳承與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雙促雙提’?!比谒逃钟嘘P負責人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歐金昌 通訊員 梁洲)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