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將專業就業前景作為報考的主要考慮因素。 但是大數據告訴你,愛好和興趣更容易在職業發展中取得成績。
志愿填報專業的選擇,很多考生將專業就業前景作為主要考慮因素之一。
在這個過程中考生和家長也可能有一些困惑。比如所謂的“高薪”專業畢業后都能拿到高薪嗎?專業收入高,畢業后的工作才好嗎?大學學什么畢業后就一定干什么嗎?哪些專業可能更需要做好深造準備?
麥可思通過2020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數據,為您解答這四大問題。
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后都能拿高薪嗎?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深入,就業市場對相關專業人才需求旺盛,其薪資也具有明顯優勢。于是近幾年,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專業也因為“高薪”成為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熱門專業。
但是不是“學計算機”畢業后都能獲得高收入呢?麥可思研究發現,如果學生畢業后因為種種原因(比如不是興趣所在,不符合個人職業規劃、能力不足等)未從事和專業相關的工作,可能并不能成為理想中的高收入人群。
具體來看,2020屆計算機類專業本科生中,畢業后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群體月收入為7046元,較未從事專業相關工作群體月收入6021元,高1025元。電子信息類本科生中,畢業后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群體月收入為6406元,較未從事專業相關工作群體月收入的5576元,要高830元。
因此建議考生,與其單純追求高薪不如選擇自己更感興趣的領域,這或將更有機會在職業發展中取得成績。
只有“高薪”專業才能找到好工作嗎?
有些學生追求“高薪”專業,是為了畢業后能找到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工作。但其實很多擁有高就業幸福感的專業并不是靠“高薪”取勝。
譬如在2020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就業滿意度較高的前10個專業中,既有以信息安全、網絡工程為代表的“高薪”專業,就業滿意度分別為81%和75%;也有在收入上其實并不具優勢的小學教育、體育教育,就業滿意度為77%和76%,以及就業滿意度分別為78%和76%的醫學影像學和醫學影像技術等專業。
教育類、醫學類專業畢業后走上教師、醫護工作崗位,工作穩定、受到尊重,能夠實現個人價值,或許是這類專業同樣能獲得高就業滿意度的原因。
大學專業學什么畢業后就干什么嗎?
應該說專業學習與從事職業不能劃上絕對“等號”。當然,專業性越強的專業與職業的對應關系會越明顯,比如醫生、教師從業前必須經過系統培訓、考取從業資格,所以醫學類、師范類專業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都會相對較高。
麥可思數據顯示,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排名前20的專業主要集中在醫學、工學和教育學相關專業。其中,排名前五的專業和其專業相關度分別為醫學影像學:98%;臨床醫學:97%;口腔醫學:96%、麻醉學:95%;小學教育:94%。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此類專業學習中需要重視的。
但也有一些專業,比如經濟學類、管理學類專業,由于學習內容較為廣博,就業的選擇也往往比較多樣。建議學生在大學期間注重職場通用技能的培養,這對未來拓寬就業領域將更有幫助。
哪些專業可能需要做好深造準備?
通過對本科各專業的畢業去向進行分析還可以發現,一些專業的讀研比例明顯更高。
麥可思數據顯示,近三年醫學、農學、理學三大學科持續占據讀研排行榜前三甲。2020屆讀研比例較高的本科專業中,醫學專業占據一半。國內讀研比例排名靠前的專業包括臨床醫學,讀研比例為43.2%;預防醫學,讀研比例為39.4%;材料科學與工程,讀研比例為39%;中醫學,讀研比例為38.5%。
畢業后不選擇直接就業而是繼續深造,一方面與個人選擇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某些專業本科畢業后需要更深入地學習才能獲得更好發展。建議選擇就讀這類專業的考生,仍需做好本科畢業后進一步深造的準備。(記者 朱柏玲)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