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觀察: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創始人Richard SANDOR:如何定價是碳交易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2023-02-26 12:30:46   來源:財經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2月26日,在由《財經》雜志、《財經智庫》、財通匯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經濟重構中的財富管理態勢”上,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創始人、美國金融交易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ichard SANDOR表示,在碳交易體制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便是定價,“譬如清潔的水、清潔的空氣,要對它們進行定價”。價格會形成激勵機制,排放配額交易的體制并非如同買賣股票,“它是一個融資的機制,如果你可以減排的話,就可以把節省下來的配額進行出售,而且這個價格不僅僅涉及到現貨的價格。”

Richard SANDOR坦言,“我過去十年間研究定價機制,我學到的是雖然我們經常犯錯誤,但是我們也有成功的時候。”他指出,在中國是有這些機制的,中國自從2007年就在天津開始建立這些市場。他認為,中國能夠大力推動環境和社會發展的同時,繼續創造大量的財富,“這些在未來都是有可能的”。

以下為發言實錄:


【資料圖】

張燕冬:接下來我們邀請到了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創始人、美國金融交易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ichard SANDOR博士,他被譽為金融期貨之父,我確實看到了芝加哥市授予他了這個稱號,也是碳交易之父,領導建立了全球第一個排污權市場交易平臺芝加哥氣候交易所,也曾經參與了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的建立,這個月初全國首個國家級綠交所北京綠色交易所剛剛落戶副中心,今天Richard SANDOR將從財富創造方式變遷的角度切入,為我們闡述限額與交易如何對外部效益進行糾正,如何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工具性的作用,為社會創造新的財富,也就是強調碳定價外部性和財富的創造,下面把聯線接過來。Richard SANDOR博士下午好,歡迎來到我們的論壇,我剛才向觀眾介紹了您,我們非常期待您今天的演講,請發言。

Richard SANDOR:謝謝,今天非常榮幸非常高興能夠來到這個論壇,我想大家說你好,我數十年都在中國工作,希望我今天的發言能夠為我們的論壇提供我的觀點。

我首先要談一談世界范圍內的財富創造,主要談美國的情況,但是最后不管是談美國還是中國,美國和中國經濟的規模比較類似,我們接下來應該給大家介紹一下財富創造這樣一個話題。二戰后美國財富的創造主要是由制造業推動的,后來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受到了大宗商品和其他行業產生的財富,有中國還有俄羅斯等等有大宗商品,創造了大量的財富,后來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有金融期貨市場利率期貨還有調期的充分發展,推動了股權的形成,通過高收益債券將公司債務商品化,從而進一步創造了財富并獲得了更多的資本。

后來90年代有技術還有個人電腦有電信還有軟件的創新,那個時候大家知道有微軟上市等等,90年代的世界和以前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2000年的時候我們有互聯網的發展,還有社交網絡,還有傳播媒體的發展,后來還有iphone,還有數據和信息實現了商品化,還有2009年的時候又出現了區塊鏈,還有加密貨幣等等。接下來下一步是什么呢?接下來并不是要去看人工智能,當然人工智能會創造財富,但是在空氣和水的商品化領域會形成大量的財富,在中國和美國空氣和水的商品化都會形成大量的財富。我們接下來看一下這些財富的創造,為什么會形成這么多的財富呢,這里主要是由外部性這樣的因素驅動的,我們看看美國也適用于中國。

經濟學家他們非常關注外部性,同時還有如何解決市場的失靈,外部性涉及到產品服務的生產與它們相關的外部性,譬如空氣污染,還有公司他們電力的生產等等都會造成一些負面的外部性,還有正面的外部性,譬如教育,對大眾的公眾的教育,還有像蜜蜂采蜜對蜜蜂有益對農民也有益,外部性如何在公共政策中能夠體現出來。比較適合的工具應該是命令和控制這樣的一個體系或者稅收還有補貼,但是后來羅納德科斯在60年發布了一篇題為《社會成本問題》的論文,從而擴大了適當的政策工具,比如環境還有市場,這個理論是在60年代,后來給我們設定了一些新的工具可以讓我們去應對空氣污染和水的污染還有其他類型的外部性。

我們可以去看看在命令和控制的機制之下,每個人如果說你造成了排放,你要為排放負責,如果我們允許進行交易的話,譬如發電公司A和發電公司B相比,發電公司A形成了更多的排放,如果發電公司A的排放是低于發電公司B的話,它可以把它減少的排放銷售給B公司,這樣的話對社會會帶來最低的影響。一家公司排放比較少,另外一家公司排放比較多,他們之間可以進行這樣的交易,這樣的碳交易體制稱為總量控制和交易的體制。這方面我們要看看這里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我們要解決酸雨的問題、氣候變化的問題、水的質量和數量的問題,總量控制和交易在應對這些有針對性的外部性方面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呢,最重要的就是涉及到定價,譬如清潔的水、清潔的空氣,要對它們進行定價,還有其他出現的自然的這些優惠,要對它們進行定價。接下來會造成一定的供需,讓市場來決定最終的邊際成本,先設定排放的總量,然后讓市場去決定如何去應對外部性。

有這樣一個故事是人們沒有講述的,在美國80年代的時候天空是藍藍的,后來有很多工業公司,你可以看看芝加哥、克利夫蘭、紐約,那個時候有非常多的燃煤電廠,他們后來造成了非常多的污染,煤炭的燃燒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還有二氧化硫,后來出現了酸雨,天空就不再藍了,后來也造成了毀林,還有嚴重的人們的肺部問題。我們看看如何消除酸雨的,80年代的時候大家可以看看這個地圖空氣的污染特別嚴重,看看褐色的,但是2009年的時候這些污染都消失了,80年代污染特別嚴重,后來通過我們的項目把這些酸雨和空氣污染問題都消除了,污染減少了90%,這個地圖能夠明顯顯示出我們的效果。

我們看看在過去當人們思考這些污染問題的時候,那個時候是什么樣子的,那個時候人們想的就是要提升電的價格減少競爭貿易發揮的作用,同時要去限制制造業的發展等等,我們可以去看看最后的結果。在那個時期成本達到了600億,最后的收益是2萬億,收益估計超過成本30倍以上,高收益估計超過成本90倍,即使最低的收益也超過成本約3:1。一年挽救了3萬到4萬人的生命,主要是通過減少造成死亡的肺部的疾病,最后挽救了人們的生命,這些都是那個時候強制性的項目造成的環境上的益處,我們也可以看看價格的預測,真的太驚人了,經濟學家他們的預測都預測錯了,罰金是2千美元,那個時候還有緊急供應,還有1500美元,最后平均1噸275美元,對這些污染和碳價格的預測和實際的預測,還有很多聯邦的項目沒有得到實施,那個時候是二氧化硫排放配額的價格,預測和實際的差異非常大。價格會形成激勵機制,這也是特別重要的,我們可以看看價格的配置,我們可以以一種特別積極的方式去利用定價這樣一個機制來形成財富。

我們在酸雨項目當中,那時候我們有美國環保部的一些項目,我可以給大家展示一些非常簡單的例子,這些做法對于中國也是有借鑒意義的,因為有一些市政府參與其中,還有工程學方面的設計推動了這些項目的實施。1993年的時候肯塔基州有電力和照明公司,有一些橡膠廠,他們造成了二氧化硫的污染,亨德森市政公司以268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15萬噸二氧化硫污染的配額,我們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去處理二氧化硫,如果你要建立這樣的洗滌器的話,你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幅度降低成本,最后你可以出售15萬個配額,當時進行了二氧化硫的貿易用于資助和安裝亨德森市發電廠洗滌器,最后形成了大量二氧化硫排放的減少,我們把這樣的配額賣了30年,這樣的電力公司在那個時候如果要合規的話是非常難的,但是最后成功的進行了配額的出售,最后這個市也沒有產生任何的債務。

因此這就是一種排放配額交易的體制,它并不是像去買賣股票,它是一個融資的機制,如果你可以減排的話你就可以把你節省下來的配額進行出售,而且這個價格不僅僅涉及到現貨的價格,在這樣一個例子當中我們形成了30年的交易,最后為這樣一個市提供了資金的支持,最后形成了社會的收益,而且在社會領域形成了很好的收益,這樣的二氧化硫排放中心的金融產品是非常明確的,能產生社會效益環境效益還能夠有盈利。如果說這樣一個外部性的定價高于你技術投資的成本,最后就會形成正面的收益,我們要去看看減排減少污染的邊際成本,然后再減去你投資的成本,最后你可以獲得更高的資本的投入,你可以對二者之間的差異來進行獲利。接下來看看在這個項目中有哪些要求,要求大型的交易所之間的交易,那個時候還有一批A的配額,而且所有這些交易都必須要以一種透明的方式來開展,這是一個完美的例子,它是一個公司合作的完美的例子,是在聯邦法律之下的良好的PPP的例子,是我們交易所的人努力實現這樣的結果。

現在談一下歐洲的碳交易市場,也是我之前說的另外的一個例子。如果你的價格低于技術的成本怎么辦,EU ETS是歐洲的碳交易市場,它的結果帶來了碳排放的大量降低,低于基線31%,非常成功。我們現在看看EU ETS定價的歷史,大家能夠在這里看到,大多數的時間里價格是20美元或者20美元以下,這個情況它的價格不夠高,價格不夠高的話在買這些配額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問題,在這里把配額當成了資產類別,所以這里我們能學的就是當它的價格低于它的技術成本的時候,你買這個配額把這個配額當成資產的類別。所以我們還是要比一下這個價格和邊際成本,如果大的話就像我剛才說的,如果低的話就像我現在說的。

這頁重復一下,價格如果低于技術成本的話你投資配額。即便在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價格在4美元的情況下仍然發出了一個信號,4美元的時候如果他有一套流程能夠利用微生物來捕捉碳,每噸只是50分的話,那么他能建立一個商業帝國,他是MIT的教授,他的確建立了這樣的帝國,所以價格能夠給我們帶來清晰的信號,給投資者和商人帶來清晰的信號。我們在環境市場學到了什么呢,這些市場是成功的,但是也許在全世界最大的秘密就是美國,雖然沒有全國性的碳交易市場,但是有區域性地區性和美洲內的交易場所。我再重新說一下,如果我們的環境市場在麻塞諸塞州、加州、東北方地區市場等等,這些市場加一起要比美國的貴金屬市場大,這些市場不是在聯邦層面上實行。這個月華盛頓州已經是微軟和亞馬遜的總部所在了,他們這個月開始自己的體系了,我們之前的演講者談到了,我過去十年間研究定價機制,我學到的是雖然我們經常犯錯誤,但是我們也有成功的時候,我們學到了什么,中國能夠學到什么,中國自從2007年就在天津開始建立這些市場了,有期貨市場有很多項目,我們需要星星之火,我們學到的是要簡單,我們不能因為追求完美使它產生問題。

但是簡單不意味著它容易做,我們在中國已經開始了,大家一定要知道價格是最重要的,中國必須意識到在做這個事情的同時還能創造財富,一方面能夠使用市場,一方面能夠創造財富保護環境。我剛才已經提到了如果價格小于增量成本的話,你投資降低污染的技術,如果大于的話,你投資配額,在中國是有這些機制的,上海有現貨市場,我們只需要星星之火就可以。我非常樂觀,中國能夠大力的推動環境和社會方面的發展,另一方面還能夠同時創造大量的財富,從投資降低污染降低排放的技術和工具,另外還有水市場、空氣市場等等,這些在未來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鼓勵各位領導、財富管理者關注這一點。這些事情不會是大家都在談的,在新聞頭版能看到的,但是這些方面我們有巨大的機遇,謝謝大家。

關鍵詞: richard


[責任編輯:ruirui]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 55 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