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科技是金融科技與供應鏈數字化的協同,形成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一個新的數字化體系。”2月25日,京東集團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由《財經》雜志、《財經智庫》、財通匯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經濟重構中的財富管理態勢”上表示。
(資料圖片)
沈建光在現場分享了數字經濟、供應鏈金融科技在服務中小微企業中發揮的作用。他表示,金融機構在營銷獲客上缺乏差異性,在風險管理上主要依賴抵押物,供應鏈金融科技構建了金融系統產業和科技的三者融合,將信用評價從企業主體信用評價拓展到數據信用評價,能夠解決中小微企業貸款的成本、信息不對稱,以及抵押物缺失的問題。
“如果你對每個企業經營數據進行分析費時成本很高,但是以數據為紐帶驅動供應鏈整體從整個產業鏈、供應鏈,利用它的數據憑證,信用金融演變,形成了全新的風控模式,就有效提高了供應鏈金融的運營和風險效率,進而可以幫助更多的金融機構、更多企業參與到供應鏈金融業務當中來。”沈建光說。
沈建光認為,供應鏈金融科技能夠幫助金融機構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供給能力。有了這樣一個基礎能力供應鏈金融科技,才可能解決傳統的這些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才能服務更大的實體經濟。
以下為部分發言實錄:
非常榮幸參加這個會議,剛才三位嘉賓從資本市場從整個大的金融格局來講,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我這邊聚焦一點,講數字經濟供應鏈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怎么服務中小微企業,用數字經濟的發展,用京東實踐分享一下供應鏈金融科技的發展,對于破解小微金融服務的問題現在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這一塊現在的發展非常快。
金融科技過去給人家印象好像就是在2C,對消費者,我們知道之前所有的需要貸款要到銀行審核非常慢,后來應用零售業務它的數字化,然后在購物,通過數據,一些金融科技服務公司可以非常快速的,你在網上像京東白條全部通過數據驅動,不需要貸款給消費貸提供貸款。
現在進一步發展下一個重要的金融服務的點是對企業服務,不是對個人了,而且特別是廣大的中小微企業,這個難題確實是對宏觀經濟非常重要,但是沒有供應鏈金融科技之前,這個問題是非常大的,國家說減稅降費,鼓勵銀行貸款給中小微企業,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是從中國公布的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還有經常看到小微企業面臨很多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是由金融特性決定的,在傳統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下,供需不匹配是非常大的制約,從需求端來看,小微企業存在的信息不完善,財務報表也不規范,抵押物缺失,風險防控壓力大,這些是小微企業的特點,這些問題本來就存在。
從供給端來看,金融機構在營銷獲客上缺乏差異性,在貸款定價上也缺乏管理,在風險管理主要依賴抵押物,在產品供給匹配就是不匹配,這個就是當前如果傳統的要給中小微企業貸款面臨的一些困難。供應鏈金融科技應用的是金融科技供應鏈數字化的協同,它是應用了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新的技術,它是基于數據搭建體系,構建簡潔高效標準化供應鏈協同和供應鏈流程線上化的,沒有貸款,解決了很多成本問題,形成了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一個新的數字化體系。很重要的一點,它是已經構建了金融系統產業和科技的三者融合,它解決中小微企業貸款的成本、信息不對稱,很多一些抵押物缺失的問題,它是從企業主體信用評價已經拓展到數據信用評價,如果你對每個企業經營數據進行分析費時成本很高,但是以數據為紐帶驅動供應鏈整體從整個產業鏈、供應鏈,利用它的數據憑證,信用金融演變,形成了全新的風控模式,就有效提高了供應鏈金融的運營和風險效率,進而可以幫助更多的金融機構、更多企業參與到供應鏈金融業務當中來。
另一方面,幫助金融機構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供給能力,科技企業主要賦能金融機構的方式幫助搭建數字化供應鏈的金融平臺,有效降低中小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成本,這里邊科技企業跟傳統金融機構合作,應用供應鏈服務中小微企業,這是一個非常全新的思路,而且現在已經對幫扶中小微企業起到巨大作用,我用京東的一個例子,大家都知道京東是供應鏈科技企業,現在也運用了新的融資,新型實體經濟,它一方面是實體企業,像京東這樣的企業有巨大的供應鏈連接著消費者和幾千萬商家,而且自己有幾千個倉庫,有自己的配送員,整個超過50萬的員工,這樣大型平臺企業,它不光是平臺,是集實體性、平臺性、科技性、網絡性這樣一個四位一體的性質,所以它可以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雙輪驅動同時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這里邊一個是有完善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這個很重要,一般傳統的金融機構沒有這么深厚的產業鏈供應鏈,背后銜接無數的中小微企業通過供應鏈金融科技,這是一個主戰場,沒有大型的科技企業作為支撐就很難。
第二,新型實體企業有更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像數據的分析,包括整個體系構建成本很高的,它一定需要大型企業有很強的科技創新能力,這才是基礎,你沒有這樣一個大數據、人工智能,包括現在我看也是非常流行的ChatGPT,這個也很清楚,沒有巨大算力,沒有運算能力進行大規模成本演算,沒有辦法做成這個平臺的,這個還是依托大型科技企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根據它的科技能力、資源搭建。
第三,新型科技企業更加注重生態鏈,它不光是金融服務的問題還是整個生態助力核心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共同發展,是一個生態性,所有中小微企業跟科技企業、平臺企業構成了這樣一個生態環境,它通過生態環境的共同發展,而且數據共享開放自身的基礎設施,技術優勢和服務能力連接千千萬萬的商家和中小微企業,有了這樣一個基礎能力供應鏈金融科技,它才可能解決傳統的這些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才能服務更大的一個實體經濟。
現在我看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很重要的論述“數實融合”,這里邊很多傳統的一些辦法,它其實可以用新的思路,我剛才提到的用供應鏈金融科技的新體系,它在這個體系當中更好的服務中小微企業,否則大家也知道,這是叫金融業的難題,你怎么樣解決成本效益,怎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通過供應鏈金融科技,通過數字化能力,通過整個科技能力,再通過產業生態供應鏈能力的話,它其實很好的一點運用比如你賬單管理、倉庫管理、庫單管理全方位進行金融服務,就解決之前信息不對稱、金融服務和產業發展兩張皮,相互之間不協調,這些方面其實就是可以起到一個解決作用。
數字經濟是中國經濟很大的亮點,全球也是中國政府首創的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國家,其他國家沒有這么提,在數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當中各種新的科技發展,通過大型的新型實體企業,把新型的一些科技跟金融供應鏈產業鏈當中把金融服務貫穿到中小微服務當中跟金融服務,在疫情的時候,如我們推出了“中小企業幫扶計劃”,利用金融科技從保復工、企業幫扶各種措施,通過訂單、數據已經構建實施了很多幫助中小微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在復工復產的時候,金融供應鏈能力和服務也盡快讓中小微企業在整個供應鏈產業鏈當中盡快復工復產,發揮更好的作用。謝謝,這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非常好的例子。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 55 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