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流浪地球》就來自這個產業園區! 觀點
2023-02-06 20:24:21   來源:產城觀察網 微信號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1月22日,大年初一, 2023年春節檔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正式上映,上映首日該片拿下4.7億票房,截至2月5日,累計票房突破33億。

影片火了,不僅帶熱了背后的影視公司,也讓這部電影的置景地——青島東方影都成為了焦點。

01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年誕生兩部“流浪地球”,青島東方影都領航中國電影(600977)工業

2019年,《流浪地球》橫空出世,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

時隔4年,《流浪地球2》強勢回歸,再度引發業內外對中國科幻電影的關注熱潮。

隨著《流浪地球2》的熱映,#流浪地球2超90%在青島拍攝# 的相關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作為兩部“流浪地球”的誕生地青島東方影都再度破圈。

走進幕后,流浪地球“生產車間”——青島東方影都產業園是萬達文旅產業的1號重點項目,2013年,該項目在青島舉行了啟動儀式。2017年,萬達宣布以438.44億元價格將公司13個文旅城項目全部出售給融創,這其中也包括計劃投資高達500億的“東方好萊塢”——青島東方影都項目,青島東方影都項目自此“改姓”融創。

2018年4月,歷經5年,總占地約170萬平方米的東方影都項目落成開業,目前,這家影視產業園建有40個國際頂級標準攝影棚、32個多功能置景車間、1萬平方米高科技單體攝影棚,配建有國際一流的室外水池和室內恒溫水棚、全流程后期制作設備的數字影音中心、亞洲最大的影視虛擬拍攝制作平臺,可滿足影視作品從拍攝到后期制作的全鏈條工業化生產流程。

圖:青島東方影都

截至目前,東方影都所在的青島影視基地累計入駐影視企業800余家,接待劇組300余個,電影票房產出超過210億元,成為全國重點影視拍攝基地、山東省影視核心園區。

02

遍地開花的影視基地,真正能為影視產業服務的少之又少

縱觀全局,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影視基地都是以“外景地+影視旅游”模式為主,像東方影都這樣明確以工業電影基地定位的基地非常稀缺。

其實,國內的影視基地并不少,自1987年央視無錫影視基地開業運營以來,各地影視基地投資建設的步伐幾乎沒有停止,全國大大小小的影視基地遍地開花。據中國電影家協會影視基地工作委員會發布的《2021中國影視基地(園區)發展報告》,截止2021年底,全國影視基地(園區)有313家,專注發展影視產業的有230家,其中大約50家比較活躍;占地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園區約有20家;影棚超過10個的基地約有10個。從地區分布來看,全國有333個城以及上4個直轄市,其中138個城市都有園區基地,覆蓋了達41%。長三角和京津翼聚集效應比較明顯,在經濟文化較為發達、交通較為發達的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的園區數量較多。

盡管影視基地數量較多、覆蓋率較高,三百多家影視基地中,能滿足高標準、高規格的大片拍攝要求的,少之又少,大多數影視基地,靠著為劇組提供影棚獲得的收入占比很小,選擇通過旅游來補充營收,如橫店影視(603103)城約80%的收入來自旅游業而非場租費。真正能在電影專業化拍攝、制作上為劇組提供全面服務的基地少之又少,這也嚴重制約了國產電影工業化發展。

圖:橫店影視城

03

營建全產業生態鏈,推動中國影視工業化,影視基地任重而道遠

工業化是中國電影文化產業輸出的必由之路,從全球范圍來看,美國好萊塢通過區位優勢和資金優勢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以其工業化、程序化的生產模式以及產業營銷運作模式,承載著美國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實現利潤和宣傳文化的目的。

作為提高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的一個路徑,國產電影工業化必須崛起,而影視基地作為影視產品的重要孵化器,理應服務于中國影視工業化。

隨著《流浪地球》等大片上映,國內電影市場對大體量、大制作影片的需求也將越來越高,電影制作對影視基地在技術和服務上的要求也相應提升,在此背景下,影視基地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單純提供場景,而是要形成向產業鏈各個環節延伸,形成分工精細、門類齊全的影視工業化生產配套企業群,夯實產業生態,助力中國電影工業化。

路阻且長,行則將至!

相關合作交流,敬請垂詢

業務交流請聯系:

黃新云

微信|huangxinyun2021

電話|18918815806

相關研究請聯系:

王曉鳳

微信|wangxf12138

電話|18019208230

薦讀

●【年度盤點】2022中國產業園區運營商綜合實力研究報告重磅發布

●【年度盤點】2022中國標桿產城運營商綜合實力研究報告重磅發布

●【億翰視角】輕資產為什么不好做?

●【產業觀察】先進制造企業選址洞察●【產城觀察】傳統工業廠房“園區化”,百萬空間釋放千億市場●【產城月報(12月)】【重磅】中國產業地產月度動態報告【2023年1月刊 】

●【輕資產專題】報告 | 產業地產輕資產專題研究

●【生物醫藥類產業園區專題】生物醫藥類產業園區系列研究【1】- 上海篇:再說張江●【園區規劃設計專題】中城筑略董曉江:聚焦上樓 工業上樓是客戶必經之路

●【企業戰略觀察】“P+EPC+O”解析中電光谷的最新輕資產服務模式

●【企業戰略觀察】華夏幸福(600340)首個輕資產模式招商項目落地,思考產城輕資產業務未來空間

●【企業戰略觀察】學聯東做產業投資與創新服務,兄弟你別被忽悠瘸了

●【企業戰略觀察】以“輕”償“重”,推動伙伴集團、蘇州火炬上市- 華夏幸福化債有亮點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產城觀察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