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1月28日訊 據云南省統計局消息,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云南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954.20億元,比2021年增長4.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012.18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10471.20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14470.82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占比較2021年提高0.9個百分點,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增長5.3%、第二季度增長1.9%、第三季度增長4.3%,第四季度保持良好恢復態勢、增長5.8%,分別比一、二、三季度加快0.5、3.9、1.5個百分點,經濟總量穩步擴大,發展質量顯著提高,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一、農林牧漁業保持平穩,高原特色農業量效齊增
省委、省政府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認真抓好糧食安全生產,推動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設施農業、數字農業、綠色有機農業發展加快,高原特色農業資源優勢充分發揮,農林牧漁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2022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6635.80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3629.90億元,增長5.1%;林業產值492.20億元,增長6.9%;畜牧業產值2192.30億元,增長5.9%;漁業產值119.90億元,增長3.0%;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201.50億元,增長7.1%。主要農產品(000061)實現穩產保供。
(資料圖)
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全省糧食產量實現十一連豐,糧食產量和單產再創新高。2022年全省糧食總產量1957.96萬噸,比2021年增加27.66萬噸,增長1.4%。糧食單產為309.98公斤/畝,比上年增加2.98公斤,增長1.0%。
高原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菜籃子、果盤子”產品增勢良好、供應充足,全年蔬菜、水果、茶葉產量分別增長7.3%、14.7%和7.0%;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態勢良好,鮮切花、中藥材和堅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在全國的領先地位更加穩固,其中,鮮切花產量180億枝,增長11.0%;中藥材產量82.26萬噸,增長14.9%;堅果產量247.90萬噸,增長17.3%。
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畜牧業生產方式加快向現代化、規模化轉變,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520.33萬噸,比2021年增長6.9%;禽蛋產量43.28萬噸,增長3.7%;牛奶產量69.01萬噸,增長0.9%。生豬生產穩中向好。豬肉產量393.17萬噸,增長9.1%;年末生豬存欄3326.47萬頭,增長0.2%;全年生豬出欄4531.78萬頭,增長8.1%。牛羊產量穩定增長。牛肉產量43.61萬噸,增長3.8%;羊肉產量21.72萬噸,增長2.7%。
二、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發展質效顯著提升
全省大抓產業、主攻工業,大力推進產業強省三年行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新產業、新動能加速崛起,支柱行業形成“多點支撐”良好格局,工業經濟發展質效進一步提升。2022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比2021年增長7.7%。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4.8%,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5.3%,制造業較快增長引領帶動工業高質量發展。
傳統產業穩定發展。著力加快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鞏固產業發展基礎,傳統產業保持穩定增長,支撐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煙草制品業增長5.8%,高于2021年增速1.5個百分點,為2015年以來年度最高增速;有色行業增長15.7%,比2021年增速提高5.1個百分點,自6月起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電力行業加快回升,增長2.2%,其中12月增長9.3%,增速由負轉正,比11月回升11.7個百分點。
工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深入推進延鏈補鏈強鏈,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規模以上工業多點支撐更加有力。電子行業增加值增長58.0%,占規上工業的比重9.3%,比2021年提高2.9個百分點,工業第四大支柱行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化工行業占比從2021年的4.2%提升到5.0%,成為第五大支柱行業。工業招大引強取得明顯成效,一批行業領軍企業落地投產,綠色鋁硅、新能源電池產業快速成長。綠色鋁、綠色硅產值分別增長36.6%、130.9%,電解鋁、單晶硅產量分別達415.52萬噸、261.97噸,增長33.9%、56.4%;新能源電池產業初具雛形,完成產值319億元,增長4倍。
新動能引領作用增強。高技術制造業增勢良好,增加值增長39.4%,高于2021年增速4.5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高速增長凸顯工業經濟韌性,增加值增長49.1%,高于2021年增速16.4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與裝備制造業分別比規上工業增速高31.7和41.4個百分點。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等高技術產品產量分別增長75.7%、78.3%。
企業效益明顯改善。第一時間細化落實國家助企紓困政策,持續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企業經營效益逐步轉好。1—11月,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7902.66億元,同比增長12.9%;實現利稅總額2972.40億元,增長8.4%,其中,利潤總額1386.91億元,增長9.8%。
三、能源供應安全穩定,工業用電快速增長
能源供給保持穩定。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綠色裝機總量持續提升,清潔電力占比穩步提高。2022年,全省規上工業發電量3747.94億千瓦時,比2021年增長8.8%,高于2021年增速7.7個百分點。其中,水電3038.82億千瓦時,增長11.6%,高于2021年增速11.0個百分點;火電459.14億千瓦時,增長1.1%。清潔電力比重達87.7%,比2021年提高0.9個百分點。
全社會用電呈兩位數增長。全社會用電量2389.51億千瓦時,增長11.8%,高于2021年增速6.2個百分點。工業和城鄉居民用電保障有力,工業用電1728.55億千瓦時,增長15.0%,高于2021年增速10.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286.40億千瓦時,增長4.1%,高于2021年增速1.6個百分點。
四、服務業實現企穩回升,重點行業增勢良好
疫情防控成效顯著,政策效能持續釋放,積極因素累積增多,促進服務業有序恢復,呈現企穩回升態勢。1—11月,全省規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243.84億元,比2021年增長2.6%。
重點行業支撐有力。1—11月,重點行業營業收入增長13.0%,增速創年內新高。其中,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2個行業持續高速增長,分別增長27.3%、27.6%,拉動重點行業增長3.6、7.3個百分點。
超五成行業增長加快。1—11月,規上服務業33個行業大類中,18個行業大類營業收入增速快于1—10月。其中,專業技術服務業、其他服務業增長提速,分別增長27.7%和10.5%,比1—10月提升6.8和5.4個百分點;裝卸搬運和倉儲業、新聞和出版業發展韌性顯現,增速扭負為正,分別增長3.0%和3.4%,比1—10月提升7.0和8.3個百分點。
五、投資結構發生重大轉變,經濟發展后勁顯著增強
省委、省政府抓項目促投資有力有效,產業投資高速增長,加速推動投資結構優化,為全省經濟增長積蓄新動能。2022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2021年增長7.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2.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8.7%,第三產業投資下降2.3%。
產業投資增速和占比均創歷史新高。持續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產業投資實現高速增長,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改變了近年主要依靠房地產、交通投資的局面。產業投資增長42.5%,高于2021年增速30.6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40.6%,比2021年提高10.0個百分點,首次超過房地產與交通投資之和,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要支撐。工業投資增長48.8%,投資占比達21.2%,在重點行業中排第1位,徹底改變“一房獨大”投資格局,其中,能源工業投資增長79.8%。農業、旅游業、數字經濟投資分別增長32.5%、52.7%、24.0%,旅游業投資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
其他重點領域投資高速增長。地方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發揮重要作用,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水利投資增長34.7%,規模邁上破千億元臺階,生態保護投資增長22.4%。民生投入力度持續加大,社會領域投資活力有效激發。社會領域投資增長33.0%,其中,教育投資增長33.1%,衛生投資增長14.4%。
民間投資信心持續恢復。民間投資增長5.3%,與2021年增速持平,從下半年以來增速持續提高。其中,產業民間投資增長39.0%,市場預期明顯好轉,產業發展吸引力和信心不斷增強。
六、市場消費回暖向好,升級類商品銷售活躍
保供應鏈穩定取得顯著成效,彩云消費券、文旅消費券等促消費政策效應顯現,旅游市場逐步恢復,消費市場回暖向好、彰顯韌勁。2022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38.84億元,比2021年增長1.0%。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8.19億元,增長1.9%。
基本生活類商品增勢良好。限額以上單位吃類商品零售額總體穩定,增長5.8%;用類加快恢復,增長7.1%,特別是疫情期間藥品供應穩定,中西藥品零售額增長15.3%。
升級類商品銷售保持活躍。限額以上出行類商品消費市場較為活躍,增長9.5%;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8.2%;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持續顯效,限額以上單位新能源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5倍。限額以上單位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9.3%,金銀珠寶類增長14.6%,家具類增長9.8%。線上消費保持活躍,限額以上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28.2%。
七、財政運行總體平穩,民生投入力度持續加大
財政收支總體保持平穩。2022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949.32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比2021年同口徑增長2.0%,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14.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6699.74億元,同比增長1.0%。
減稅降費政策成效顯著。全年退減降緩稅費超千億元,其中完成增值稅留抵退稅818.6億元,其中,地方級409.3億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全力保障民生領域支出。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全省民生支出占比達73%,其中,災害防治應急管理支出增長18.4%;交通運輸支出增長5.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4.0%;教育支出增長1.9%。
八、金融市場運行平穩,存貸款余額較快增長
2022年12月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39403.69億元,比年初增加3075.32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住戶存款21730.48億元,比年初增加2455.59億元,增長12.7%。
12月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42255.68億元,比年初增加3691.30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短期貸款7994.51億元,比年初增加663.89億元,增長9.1%;中長期貸款30438.14億元,比年初增加2676.04億元,增長9.6%。
九、居民消費價格(CPI)總體平穩
著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政策效益不斷顯現,市場供應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居民消費價格走勢總體平穩。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2021年上漲1.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0.7%,非食品價格上漲1.8%。12月份,CPI環比下降0.3%,同比上漲1.7%。
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全年上漲1.1%,衣著上漲0.4%,居住上漲0.2%,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8%,交通通信上漲5.4%,教育文化娛樂上漲1.6%,醫療保健上漲0.8%,其他用品及服務上漲2.2%。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10.1%,糧食價格上漲1.5%,鮮菜價格上漲1.0%,食用植物油上漲8.4%,鮮果價格上漲6.7%。非食品中,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3.2%,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上漲20.7%、22.2%、13.2%,新能源小汽車上漲9.9%;服務價格上漲0.6%。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上漲0.8%。
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漲幅持續回落
全省積極應對國際原油、有色金屬、糧食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的影響,工業發展勢頭良好,生產領域價格漲幅持續回落。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2021年上漲5.4%,漲幅回落4.6個百分點;12月份PPI環比上漲1.9%,同比下降0.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2021年上漲7.9%,漲幅回落1.0個百分點;12月份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環比上漲2.6%,同比上漲2.0%。
全年PPI呈逐季回落走勢。分季度看,一季度上漲12.2%,上半年上漲11.1%,前三季度上漲8.3%,全年漲幅回落至5.4%。
從結構看,生產資料價格回落較多,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下游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由2021年13.8%的漲幅回落至6.8%,影響PPI上漲約5.1個百分點,超過總漲幅的94%;生活資料價格整體平穩,由2021年下降0.2%轉為上漲1.2%,影響PPI上漲約0.3個百分點。
十一、居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
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在穩就業保民生一系列政策促進下,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全年云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7元,比2021年名義增長5.0%。
按常駐地分,202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68元,名義增長3.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47元,名義增長6.7%。
從結構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3683元,名義增長4.7%;經營凈收入6119元,名義增長5.2%;財產凈收入2492元,名義增長7.2%;轉移凈收入4643元,名義增長4.1%。城鄉收入比值為2.78:1,比2021年縮小0.1,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相對差距進一步縮小。
全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951元,比2021年名義增長0.5%。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