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泉州市全面開展了村(社區)集體“三資”監管專項“點題整治”工作。在此基礎上,泉州市農業農村局會同駐局紀檢監察組將2022年作為“三資”監管專項“點題整治”鞏固提升年,啟動村(社區)集體“三資”監管整治專項行動。
(資料圖)
一年來,泉州市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的運營管理、繼續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合同清理、不斷健全村級財務公開制度、全面推行“銀農直聯”、加強農村集體報賬員隊伍管理,不斷穩固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基礎。
完善“三資”管理體系是規范管理村集體經濟活動的關鍵。2022年,泉州市建設起全市三資管理平臺,構建市、縣、鄉、村四級管理體系,實現村級財務核算信息化和大數據預警監測,成為福建省首創。目前,全市有2541個村(居)納入泉州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監管。
“通過“三資”管理平臺,村級“三資”管理實現流程“指尖審批”、群眾“指尖監督”、紀委“指尖監管”的閉環機制,實現市抽查、縣檢查、鄉級日常審核三級監管全覆蓋,有效破解村級財務管理混亂、資金流向難把控、審批時間拖沓等難題。”泉州市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站相關負責人介紹。
實現村財收支線上線下雙公開是泉州市實行村(社區)集體“三資”監管整治專項行動的又一項舉措。今年,泉州市農業農村局制定下發《泉州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制度(試行)》,健全信息公開制度,規范各地村財公開工作。不僅要求村級做好線下村務公開欄村財公開工作,還積極推動村級財務收支互聯網和政務內網雙公開。
雙公開是如何實現的呢?記者了解到,村級收支互聯網公開一方面依托泉州市農業農村局官方微信公眾號“泉州農情”實現,另一方面,該局與泉州市紀委監委聯合推進泉州市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臺財務公開工作。讓村民依托一部手機即可了解本村“三資”情況和村集體經濟活動狀況。
而政務內網公開則是依托鄉村振興(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平臺開展,鄉鎮(街道)上傳各村(社區)財務公開報表和村務公開欄財務公開照片截圖,大大方便了相關部門根據工作需要查閱村級財務收支公開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為推進經濟合同規范管理,拓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功能,泉州市農業農村局積極組織號召全市各村(居)線上錄入各村集體經濟合同。目前,全市163個鄉鎮(街道)在“三資”管理平臺已錄入集體經濟合同12672份。同時,積極探索經濟合同要素網上公開,如泉州晉江通過村級微信公眾號公開經濟合同臺賬,方便村民了解村集體土地的流轉對象、標的、執行情況等;泉州南安建設 “陽光村務”平臺,導入“泉州農情”財務收支表,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通過“南安網格”微信公眾號即可查看并監督本村財務收支經濟合同簽訂情況等。
為管住管好村集體“錢袋子”,今年,泉州市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行“銀農直聯”無現金結算方式,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賬戶、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與銀行業務系統對接,實現網上記賬、網上審批、轉賬匯款、網上查詢、電子對賬、財務公開、預警提示等功能,確保村級資金管理全程可留痕、可查詢、可追溯,構建公開透明、規范有序、管理民主的村(社區)財務管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共發起“銀農直聯”資金在線支付申請93684筆,審核完成83408筆,支付成功68533筆。
“點題整治”成果來之不易。為鞏固深化這一成果,2022年泉州市持續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整治村(社區)集體‘三資’管理不規范,合同不規范、個別資產資源被無償占用等問題,維護群眾利益”專項活動。今年來,全市共完成整改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方面問題1888件,收回資金2092.77萬元,收回土地等資源性資產2457.15畝。(陳孫彥寧)
(責任編輯:朱曉航)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