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革中央、江蘇省政協主辦,民革江蘇省委、蘇州市人民政府、蘇州市政協承辦,蘇州市工信局、民革蘇州市委、《財經》雜志、《財經智庫》執行的“2022中國實體經濟論壇”10月28日至29日在江蘇蘇州舉行,論壇主題為“實體經濟的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國機智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吳桐在發言中表示,工業互聯網實際還是要解決應用問題。應用由需求來牽動,如今工業互聯網應用已比較廣泛,但如何解決企業痛點,最終還是要產生價值。“如果沒有產生價值,工業互聯網就沒有推廣的價值,這一點應該向消費互聯網學習。”
(資料圖)
吳桐認為,對于小企業來說,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如果不融入工業互聯網,將來就會變成孤島。那么該如何為小企業服務?“小企業就是要低成本的東西,作為軟件企業,集成企業要把自己的服務(微服務)按照企業需求,把自己的產品進行新的改造來適應小企業,而不是用一個大產品來覆蓋小企業,這是所有集成商為小企業服務的一條路徑。”吳桐說。
以下為發言實錄:
吳桐:大家上午好,我來自國機智能技術研究院,是國機集團下面從事智能制造的企業,也是一個研究院所。我們研究院主要從事智能制造,這些年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我們說自己的業務叫“一軟、一硬、一咨詢“:一軟就是有自己的軟件產品,為智能制造服務的MES。一硬就是以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為主的信息系統集成。一咨詢就是為企業做智能化診斷和規劃。
這個環節叫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與數智賦能,所以我想從兩方面談一下我的觀點。參加一天多的會議也聽了很多專家報告,我想我對工業互聯網有我自己的一點理解。這個概念很大,所以我們從消除著眼談一些相對具體的理解吧。
工業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改變,它有很多特點。
第一個,工業互聯網要解決物的互聯,物有很多特別的屬性和特征是普通消費互聯網沒有的。比如說連接的東西可能是一個試驗設備,它有很多實驗數據,這個實驗數據不是簡單的文本、圖像、語音,可能是很高頻的東西或者眼睛都看不見的東西,那么如何來標識和采集這些信息,這就是工業互聯網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個,它控制的目的和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實時性和可靠性也是工業互聯網和普通互聯網很大的區別。工業上要求高可靠,高實時。
第三個,在采集方面就是如何解決異構多模態信息采集,這些就是傳感器層面的技術問題。
第四個,改變了控制的模式,我們以前說控制系統和設備是近距離的,它們是在一起的,這是沒有網絡時候的控制系統。有了現場總線之后再一個車間內可以遠距離的或者遠程控制,有了工業互聯網之后控制是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控制,這就不是距離的變化了。因為這個控制端在哪,有可能我們都不知道,通過互聯網之后可能在某一個地方的云端,在另外一個地方,其實我們也不關心它是從哪來的,只是我們發出一個需求,在互聯網上給了我們一個答案,給了我們一個控制結果,所以控制港商有很大的改變。
另外對好多設備概念或者生產組織方式有很多新的理解,比如說機器人,智能機器人以前定義都是需要它自感知,自決策,自規劃,自操作,強調它的自助性,實際上到了互聯網時代感知就不一定是自己的,比如說在車聯網上,一個汽車在前面無人駕駛,它的感知并不是本身的,而是車聯網給它反饋了周邊幾十輛車,幾百米之內所有信息都是互聯網給它的,所以這個智能不是自感知,而是基于互聯網的感知。決策就更不是基于它自己的,這個決策可能通過物聯網,通過云端,通過邊緣側等等是綜合決策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智能機器人概念已經拓展了很多。
從智能制造的角度,我們以前強調精準控制,準時控制、精益控制,這是局部優化。其實智能制造或者工業互聯網情況下的生產,我們強調的是全局優化,就是在做任何一個決策的時候都是有依據的,任何一步都是可以做決策,這是基于互聯網的。
第二個題目是數智賦能,工業互聯網不管從哪個層面來講,實際上還是要解決應用問題。應用應該是以需求來牽動,現在工業互聯網應用已經比較廣泛了,但是如何解決企業痛點,最終還是要產生價值。如果沒有產生價值工業互聯網就沒有推廣的價值,這一點應該向消費互聯網學習。如何產生價值舉個小例子來理解,比如說滴滴叫車,我們叫了車之后就知道司機在哪了,他還有多長時間,比如說還有10分鐘,這10分鐘我們就可以利用它了,這個應用就會有價值,這樣用戶就會用它,類似的服務很多。
工業企業實際上也是應該以價值為導向,從智能制造最早的定義縱向集成、橫向集成,最后一個集成就是價值鏈集成。在蘇州我們也解除了很多企業,我本身在盛澤干項目也干了很長時間,現在在為太倉的中化在做服務,我們也接觸了一些小企業,為我們做服務的小的集成商,他們的痛點是什么呢?第一,人才比較匱乏。第二,資金比較匱乏。第三,需求比較凌亂,這樣的企業需要集成商為他們服務的時候,實際上集成商積極性也不是特別高。第一個,他們對接的人也提不出很明確的需求。第二個,資金有限。第三個,功能要求也很凌亂,所以雙方很難集合到一起,這是普遍面臨的問題。
從管理角度上看到效果企業的現象是管理非常地亂,每個工廠都有一個能人,比如說車間主任,所有問題都是他來管,掛一漏萬,每你去找他辦事的時候,求他發貨或者干什么,他可能都會給你漏掉一兩件事情,所以小企業要從工業互聯網上獲得收益首先要解決管理問題,從管理入手,把這個亂先解決掉,那就是說如何向用戶呈現比較有秩序的企業形象,讓用戶放心,你的訂單是怎么安排的?采購是什么時候發出去的?什么時候能夠交貨,一個透明的管理機制。
對于小企業來說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如果不融入工業互聯網,將來自己就變成孤島了。我們可以想象未來的企業是透明的企業,也就是說通過協同制造和互聯,你的工期是什么樣的?你的資金鏈是什么樣的?這個將來都會是透明的,所以工業互聯網也是改變了工業文明,把企業的責任將來會更強化一些。要企業如果不能實現這樣一個跨越的話,將來不能對上游的企業客戶提供一種信用的保證,就可能在這一輪競爭中失掉很多機會。
大企業在這個時候有很多優勢,比如說我們集團的依托,在2020年最先實現了恢復生產就是因為大企業的員工可能都是在本地的,供應鏈也都是一些大企業,所以很快就能組織復工復產。原來一些小企業活搶了很多,但是這一次小企業很難恢復它的供應鏈。這只是在物理層面的東西,如果將來在數字化層面,小企業不能通過數字化轉型加速自己的技術提升和產品提升的話也會落伍。
那么如何為小企業服務?小企業就是要低成本的東西,作為軟件企業,集成企業要把自己的服務(微服務)按照企業需求把自己的產品進行新的改造來適應小企業,而不能用一個大產品覆蓋小企業,這是所有集成商為小企業服務的一條路徑。
對于中小型企業如何轉型,提高數字化能力,針對不同企業可能有不同的策略。像有些大企業提出了具體的目標,比如說化工企業現在都提0手操,盡量不讓人去操作,都是通過數字化來做。在一些軍工企就是無人化,少人化,這些都有企業自己的特征。
在小型企業里面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說做產品的,首先我們要幫助它提高產品本身智能化水平,不能用一些老舊產品,這在市場上也沒有生存余地。所以產品智能化如何提升?就是要提高它的設計的數字化,如何在設計層面上通過平臺補足它的設計能力,這可能是要考慮的。
有好多是加工服務的,那么如何提高設備智能化水平,逐漸減少人工依賴性,因為現在好多工人缺少培訓,質量難以保證,所以用機器換人來解決加工數字化水平。在生產型企業通過數字化改造,提供生產過程信息的監控保證生產質量,所以在不同企業是有不同的策略,賦能要按照不同層次賦能,技術賦能,產品賦能,市場能力賦能,產業鏈賦能。
我們單位就是做智能化成熟度分析,首先要看在哪幾個層面上實現了數字化,下一步應該做什么?哪些是你的薄弱環節?從設計到產品中間有斷的我就給你產品中間斷的,如果在生命周期里銷售方面很傳統,在供應鏈方面很傳統,那我們就在這方面建立網絡或者面向消費者建立相應的信息系統。
中小型企業從我們角度來說還是要深入做調研,只有在細分領域深耕之后,發現這個中小型企業共性問題,是生產模式問題,還是生產技術水平問題,然后通過數字化技術提升轉型,把原來好幾道工序變成一道工序,原來沒有檢驗的地方通過一道檢驗解決共同的問題,這樣來提升它,所以在一個行業里深耕是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要著力的一個地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