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京東方副總裁王洪:雙鏈條推動BOE工業互聯網業務加速發展
2022-10-29 15:41:26   來源:財經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由民革中央、江蘇省政協主辦,民革江蘇省委、蘇州市人民政府、蘇州市政協承辦,蘇州市工信局、民革蘇州市委、《財經》雜志、《財經智庫》執行的“2022中國實體經濟論壇”10月28日至29日在江蘇蘇州舉行,論壇主題為“實體經濟的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洪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京東方集團(600811)從2017年開始物聯網轉型,將全部技術遷移到云平臺,實現基礎設施快速彈性可擴展。此外,還構建了數據平臺和業務中臺,并推進所有應用系統全鏈化。2020年開始進入了平臺化2.0階段,即通過京東方全資子公司“中祥英”對外賦能,以平臺化、場景化、服務化作為核心理念,打造了覆蓋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全價值鏈BOE工業互聯網平臺。

“未來,中祥英將通過繼承的京東方行業Know-How和新一代ICT技術融合,雙鏈條推動BOE工業互聯網業務加速發展。在泛半導體、中小企業兩個細分市場和雙碳廠區、AI視覺兩個技術方向持續深耕。”王洪表示。

以下為發言實錄:

王洪: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BOE)創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為信息交互和人類健康提供智慧端口產品和專業服務的物聯網公司,形成了以半導體顯示事業為核心的“1+4+N+生態鏈”的業務發展架構。經過多年努力,京東方在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等五大應用領域出貨量持續穩居全球第一,去年12月還成功實現柔性AMOLED產品單月千萬級出貨量,取得了里程碑式發展。

說到京東方的數字化發展歷程,其實是一路伴隨著集團戰略推進過程的,從2003年實現年營收112億元到2021年的2,193億元,近20倍的營收增長,并成為全球半導體顯示的頭部企業,印證了京東方走出了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

接下來,我就為各位分享下京東方走過的四個數字化發展階段:導入階段、擴張階段、整合階段、平臺化階段。

導入階段:京東方在2003年通過收購韓國現代的液晶面板企業Hydis進入顯示行業,同年在北京建設第一條液晶面板生產線,開始了系統建設和導入工作,通過規劃設計、系統架構和系統功能設計,構建了三大平臺。一個是以ERP為中心的運營支撐平臺,一個以OA為核心的協同辦公平臺,還有行業特點比較明顯的CIM為核心,支撐整個生產線大規模定制化生產、自動化生產的智能制造平臺。通過這三大平臺的建設有效支撐了整個面板業務的落地和業務快速開展。

發展階段:京東方在2007-2012年,迅速實現了產能和業務的發展。從一條線變成四條線,系統建設也是基于在第一條產線建設的成功經驗,以其為模板,快速復制到新建的四條產線當中。根據第一條產線的系統架構,再結合新增產線的定制化的需求,實現系統的快速發展,有效支撐了產能規模的增長和業務規模的擴展。

整合階段:從2012年到2017年,系統持續優化的工作還在推進過程中。產能規模提高后發現效率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為整個生產基地是分開的,系統平臺也沒有拉通,數據業務沒有形成整合,所以12年開始對系統平臺進行了集中整合。這項工作被稱之為“推進三化”,即集中化、統一化和標準化。集中化是構建了全球的數據中心,對所有的數據進行整合;統一化,是將分散在各個生產基地的系統統一部署到集團的數據中心,這樣不論生產基地在哪,業務區域在哪,使用的都是集團數據中心里的一套系統;標準化是指將系統架構、業務流程和數據模型進行標準化,在實現標準化的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去落地。最終,將與產業密切相關的生產制造平臺自主化,形成了自主的知識產權,為后續推進平臺賦能階段打下了堅實基礎。

平臺化階段:京東方集團從2017年開始物聯網轉型,首先將全部的技術遷移到云平臺,實現基礎設施快速彈性可擴展。另外,構建了數據平臺和業務中臺,同時推進了所有應用系統全鏈化,使內部員工隨時隨地都能獲取到想要的系統服務支持和資源。

平臺化2.0階段是從2020年開始,過去的服務平臺主要是針對內部員工,2020年開始通過京東方全資子公司“中祥英”對外賦能,以平臺化、場景化、服務化作為核心理念,打造了覆蓋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全價值鏈BOE工業互聯網平臺。

經過兩年的市場化運營,中祥英通過BOE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半導體行業、機加工、裝備制造等多個行業客戶突破,形成了30余個細分行業解決方案,SaaS訂閱用戶數超1,000+,營業收入的年復合增長率達71%。

未來,中祥英將通過繼承的京東方行業Know-How和新一代ICT技術融合,雙鏈條推動BOE工業互聯網業務加速發展。在泛半導體、中小企業兩個細分市場和雙碳廠區、AI視覺兩個技術方向持續深耕,通過BOE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更多功能、衍生更多形態、植入更多場景、賦能更多客戶,推動客戶實現提質增效、降本減存和以數據為驅動的商業模式革新。

Q&A環節

王洪:如何能夠更好的促進中小微企業,除了生產流程當中的智能化改造的設備投入,更多的是管理軟件和后期服務的相關價值的挖掘,這是下一步確實能夠給他們帶來很直接效益的點。今年也是參加《財經智庫》在蘇州的調研,其實蘇州在這塊也是做得比較好,就是我對轄區內所有中小微企業先做一個數字化改造的評估(智改數轉),這樣有一個全方面的體檢,知道每個行業,每個企業現在在流程上有哪些最需要改進提升的環節,針對這塊再針對性給你提供平臺的供應商服務商或者結合行業特性去開發研發相關軟件和系統解決方案,這是更加有的放矢的去解決中小企業的一些痛點,這塊可能是下一步整個工作的重點,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引導比較好的方向,也是中小微企業需要自身很好的評估自己現在的生產流程,前期采購和后期銷售,包括維保相關全生命周期需要改進提升的方向,這是下一步在促進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當中可以關注的一個點,我就說這些。

關鍵詞: 工業互聯網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