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理論有哪些問題?
1.基本假設過于苛刻。
MM理論的基本假設過于苛刻,且與現實差距過大,許多假設條件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或無法實現。如MM理論假設個人和企業可以同一利率借款,并可相互替代。但實際上,個人借款遠比企業借款成本高,且負無限責任,個人舉債風險遠大于企業。MM理論假定交易成本為零,但實際運行中,各類交易費用不可避免,資本市場的套利活動也因此受到限制。
2.MM理論的分析缺乏動態性。
MM理論主要是從靜態角度分析,未考慮到外界經濟環境與企業自身生產經營條件變化對資本結構的影響。事實上,影響資本結構的諸多因素都是變量。譬如,當整個社會經濟由繁榮步入衰退時,企業即應適當減少負債,以減輕企業承受的風險。
3.無實證檢驗的支撐。
國內外學者對影響資本結構的因素及最優資本結構的構成做了大量的實證研究,但結果發現相關變量的解釋效果并不明顯,也就是說,實證檢驗的結果并不能給MM理論以有力的支持,這是MM理論一個較嚴重的缺陷。
mm理論在財管第幾章?
cpa財管考點
第九章 資本結構——資本結構理論——資本結構的MM理論
【知識點】資本結構的MM理論
(一)MM理論的假設前提
1.經營風險可以用息前稅前利潤的方差來衡量,具有相同經營風險的公司稱為風險同類(Homogeneous RiskClass)。
2.投資者等市場參與者對公司未來的收益與風險的預期是相同的(Homogeneous Expectations)。
3.完善的資本市場(perfect capitalmarkets),即在股票與債券進行交易的市場中沒有交易成本,且個人與機構投資者的借款利率與公司相同。
4.借債無風險,即公司或個人投資者的所有債務利率均為無風險利率,與債務數量無關。
5.全部現金流是永續的,即公司息前稅前利潤具有永續的零增長特征,債券也是永續的。
(二)無企業所得稅條件下的MM理論
(三)有企業所得稅條件下的MM理論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