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城市 >
全部場館已免費開放!杭州新增認定鄉村(社區)博物館53家
2022-09-05 07:59:20   來源:杭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今年,“完成42家鄉村博物館”“完成50家鄉村(社區)博物館”分別被列入省、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日前,浙江省文物局下發《關于公布浙江省第二批鄉村博物館名單的通知》,杭州有38家鄉村博物館榜上有名。本次公布后,杭州將擁有省級鄉村博物館42家,市級鄉村(社區)博物館50家,共新增認定鄉村(社區)博物館53家,杭州市省市兩級民生實事項目全部任務提前完成,目前,全部場館已免費開放。

博物館是一個國家、地區文明的窗口,從博物館可以看出一個國家、地區的歷史和現在。隨著杭州博物館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工作的推進,有文化底蘊、有地方特色、有時代新意的鄉村(社區)博物館“遍地開花”。

挖掘鄉土文化,講好鄉村故事,樹立鄉土文化自信,是鄉村(社區)博物館建設的目標之一。例如,錢塘區蜀南展陳館設置了“良渚文化”“商周文化”“吳越文化”“潮文化”“圍墾文化”“沙地文化”“蜀南新篇”7個單元,清晰地展示了蜀南村的歷史文化脈絡,是鄉村(社區)博物館鮮明在地性的典型案例。富陽區富陽元書紙文化展示館位于“中國竹紙之鄉”湖源鄉新二村,館內展示了元書紙生產的32道大項工藝流程、近72道工序,實景還原了宋代紙農削竹辦料、制漿造紙的工藝流程,并推出了非遺研學體驗等公共文化服務等。

鄉村(社區)博物館建設也將更好地服務社會。建德市成立市“鄉村博物館聯盟”,搭建鄉村(社區)博物館之間互助互通平臺。杭州市中國共產黨杭州歷史館(杭州市方志館)2021年成立“杭州紅色博物館聯盟”,吸納了很多紅色場館,今年正式與蕭山抗戰紀念館結對,支持鄉村(社區)博物館建設,充分發揮聯盟平臺優勢,策劃系列活動,進一步深化紅色文化研究,聯合開展主題宣傳,傳承弘揚革命文化,更好地發揮以史育人作用。

立足本地,服務社區,走特色名人文化紀念館道路,是杭州鄉村(社區)博物館發展特色之一。例如,蕭山區陳朵如陳列館建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國建筑陳家墻門群,其中最東面民居的主人,是民國時期著名的銀行家陳朵如。陳列館內設“臨浦陳家”“金融翹楚”“民國金融”“墻門記憶”四個單元,講述陳朵如的一生以及為社會作出的貢獻,集中展示了以陳氏家族為代表的商賈世家崛起的歷程,和臨浦濃厚的商業氛圍和文化底蘊。

“杭州鄉村(社區)博物館建設在全市實施結對共建舉措,組織全市國有博物館全面參與結對共建,有效利用國有大館等共建單位的專業經驗、平臺資源和人才優勢推進鄉村(社區)博物館提升。”市園林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說,同時有計劃地赴區、縣(市)實地集中開展指導,通過《鄉村(社區)博物館提升需求清單》《共建單位支持事項清單》《共建成果清單》三張清單,鄉村(社區)博物館制定認定提升計劃,共建單位發揮特長、突出特色,制定“一館一策”幫扶計劃,開展共建工作。不僅如此,市園林文物局還聯合“杭+新聞”推出了“杭州的鄉村(社區)博物館”專題,匯集53家場館的圖、文、視頻介紹,展示民生實事工作成效。并推出“杭州的博物館”地圖,一圖囊括近150家杭州市各級各類博物館,省市兩級鄉村(社區)博物館悉數在列。(通訊員 郎愛萍 記者 熊艷)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