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家養狗,叫聲很大,影響別人休息。那只狗還經常在走廊里大小便,臭氣熏天的,太沒有公德心了!”近日,家住拱墅區康橋運河之星小區的項女士,被鄰居家的養狗問題困擾不已。
無奈之下,項女士找到了康樂社區平安治理中心。社區網格員了解情況后,立即會同駐點辦公的城管執法隊員上門檢查。在社區平安治理中心的調解室里,狗主人張先生意識到自己的不文明養狗行為確實影響了公共環境,表示會主動辦理犬證,同時早晚戶外牽繩遛犬,并向項女士道了歉。
康橋街道位于大城北核心示范區,下轄13個社區、10個經合社。為了不斷提高轄區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該街道利用康橋路沿線原有陣地,建設街道綜合執法片區,規劃辦公總面積達8600平方米,整合派出所、司法所、市場監管所、自然資源所、綜合行政執法中隊、交警中隊、勞動與社會保障監察中隊、街道矛調中心等單位,完成“四所三隊一中心”的空間功能布局,形成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特色街區,打造“零距離”協同治理新模式。“我們明確五類綜合查一次執法場景清單、六類常規性聯合執法流程、六類突發性應急聯動處置預案,確保問題一發生、預案馬上跟,全程備案清、閉環有始終。”康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康橋打造街道的城市運行分中心,已經開發完成“一艙一端一平臺”數字系統,并向各執法單位及屬地社區開放端口、統一匯聚數據,打通數據孤島、實現數據共享,建立起“一鍵應急聯動”指揮體系,實現一鍵啟動、快速響應。
“8月26日傍晚,有人報警稱康橋路12號院子里面,汽車停在該處被高空拋物砸壞。”鄰近傍晚,康橋吳家墩社區網格員湯明按照慣例在責任網格里巡查,這時手機工作平臺里彈出一則警網協同聯動信息。收到信息后,湯明第一時間會同片區民警前往事發地,了解情況。經現場核實,該車主人到康橋路12號辦事,車輛停在大院里,被辦公樓上拋下的垃圾砸中,拋垃圾的是一名樓內工作人員。經過網格員和民警溝通協調,雙方在現場達成調解協議,高空拋物人負責承擔汽車損壞的修理費用,成功將本次矛盾糾紛處置在前端。
此外,康橋街道在康樂等5個社區建立社區平安治理中心,組織派出所、交警中隊、市場監管所等人員15人,實行駐點辦公;發文成立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領導小組和綜合行政執法隊,整合綜合行政執法中隊、市場監管所、自然資源所、文化市場、應急管理、衛生健康等27人下沉(派駐)執法力量,聯動派出所、交警中隊、司法所、勞動監察、矛調中心等機構,形成“1+5+X”執法架構,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完善街道基層治理四平臺與公安事項協同互通,創新警情預判小程序,一旦發現潛在風險,及時派單通報社區、婦聯等上門調解。
截至目前,康橋聯合執法片區發起聯合執法20余次,解決復雜難點案件5起,轄區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5%,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9%,群眾平安三率滿意度提升至85%,重大矛盾糾紛化解率達100%,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同比下降16.98%。(記者 許卓恒 拱墅微融圈 趙銘婕 吳祺君)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