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生活 >
世界微資訊!心靈手巧殘疾大哥“一杖走天涯”
2023-06-19 12:51:58   來源:姑蘇晚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沈保山演示他自己制作的多功能拐杖,拉起了二胡。記者 李淵攝

本報記者李淵


(相關資料圖)

走路的時候是一把拐杖;坐下休息時,又是個手機支架;放到腿上,可以拉二胡;抬到嘴邊,又成了一支笛子……這不是周星馳《國產凌凌漆》里面的喜劇場景,而是姑蘇區蘇錦街道一位殘疾人大哥的實用發明——自幼因病腿腳不便的他,卻心靈手巧,為愛好文藝的自己發明了這款多功能拐杖,出行、娛樂、直播、吹拉彈唱,“一杖走天涯”。

心靈手巧

彌補腿腳不便

前天上午,記者來到姑蘇區蘇錦街道,在家悅花園小區見到了今年55歲、腿腳殘疾的沈保山。

沈保山支著拐杖,頭發花白,但是神情卻像個大男孩,充滿陽光、神色飛揚,他高興地向記者“炫”著這款新發明——多功能拐杖。“它集合了拐杖、二胡、笛子、手機支架、話筒、音箱、調音器等功能。”

沈保山說罷,就現場演示了起來,他顛倒拐杖,拐杖就“站”在了地上,一側的磁鐵可以吸附手機,使其成為一個直播自拍桿;在拐杖一旁,撥動小機關,一個小型話筒又彎折了出來。架在“拐杖”上的手機,通過藍牙設備,還聯通了“拐杖頭”,讓話筒和手機的聲音一起揚聲播放。“我給拐杖頭上安裝了聲卡,這樣就能播放聲音了。”

更讓人叫絕的是,沈保山又抱起拐杖,從拐杖桿中“取”出了“二胡拉弓”,直接靠在拐杖上拉起了《二泉映月》;當記者驚訝得合不攏嘴時,沈保山又把“拐杖二胡”遞到嘴邊——它又成了一個笛子!沈保山又為記者用這支“拐杖”吹出了《姑蘇行》!

盡管腿腳不便,但是不妨礙沈保山的心靈手巧,“我腳不方便,可是我的手和腦子靈活著呢,這樣我出門帶著拐杖就相當于一起帶著二胡、笛子了。”

愛好文藝

琴棋書畫一樣不落

沈保山五歲那年,患上了關節結核,“那時候家里窮,老家又是漣水,醫療水平也不高,以至于這個腳一直沒治療,拖‘廢’了”。沈保山說,“后來結核病還感染到腎臟,嚴重到摘除了一個腎臟。”

但這些并沒有打倒沈保山的開朗性格,“我腿腳不好,就用手來繪畫、剪紙、刻章,成年后又自學了家電維修。”1997年,沈保山來到蘇州開起了家電維修店,“那時候開始,我又喜歡了曲藝,從二胡開始學,之后三弦、笛子、中阮、葫蘆絲、揚琴一樣不落,都學會了。”

在沈保山不大的家中,他用自己畫的水粉畫、油畫以及剪紙裝飾;而在他臥室的一整面墻上,都掛著他喜歡的樂器,光葫蘆絲就有好幾把。因為愛好曲藝,沈保山加入了姑蘇寒香藝術團,經常去往蘇州各個社區參與表演,“我出門要帶著拐杖,還有樂器,有時候覺得不方便,就把它們‘合并’了。”

助人為樂

參與社團奉獻社會

盡管沈保山的身體殘疾,但是他的心靈手巧和身殘志堅的精神讓他收獲了更多的快樂。“我從小就是有一股不服輸,不甘心的精氣神,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樣可以,甚至還要做得更好。”沈保山告訴記者,他年輕時就從蘇北農村來到蘇州,做過裁縫,當過赤腳醫生,之后又從事家電維修,一步步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如今,他又不斷參與各種社團,讓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最近,他每天排練著揚琴,“我馬上要參加姑蘇區殘聯組織的表演,為大家獻上快樂。”在排練的間隙,他還要幫助其他的殘疾人朋友一起學習民族樂器,“有一位年輕人,因病截肢了,心情一直難以平復,我去幫他疏導疏導。順便一起教他學琴,通過音樂,讓我們同病相憐的人能夠快樂起來。”

當天下午,沈保山又來到了萬國府小區,他代表蘇錦街道殘聯與萬國府小區的物業一起,為小區居民送上志愿服務,“別看我腳不好,但會家電維修,現在幫著街坊鄰里做點小事。現在的我還能幫上別人,還能為社會做貢獻,是我的福氣!”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