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學校的藝術與美,可以治愈學生身心
2024-10-15 15:23:34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10月12日,2024年廣州市“關愛學生健康成長的好學校”之“健康學校巡禮”活動第四站走進廣州市藝術中學黃埔校區。該校區今年9月正式啟用,校園設計靈感來源于嶺南特色建筑,青磚黛瓦,古色古韻,一折一景,步步景殊,不僅能滿足師生室外教學互動,更能讓學生在自然與藝術的懷抱中放松身心,激發創意創新思維。

廣州市藝術中學黃埔校區

活動當天,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南崗街道辦事處、廣州教育媒體觀察團記者們參觀了學校,廣州市藝術中學陳旭東副校長分享了學校“與美同行,讓藝術與美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實踐,中山大學心理學系丁如一副教授還向高一學生分享《情緒有度,人際有方——青少年的情緒管理與人際溝通技巧》心理健康講座。

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南崗街道辦事處、廣州教育媒體觀察團記者們共同參觀廣州市藝術中學黃埔校區

廣州共有708所學校被評為“健康學校”

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副主任郭鴻宜表示,健康學校建設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廣州市“健康學校”創建工作已經走進了第9個年頭,9年來,在市區兩級教育、衛健、疾控部門和各學校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下,共計有708所學校被評為廣州市“健康學校”。“作為廣州市教育局直屬的教育支持機構,也是廣州市唯一的學校衛生健康促進專業機構,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一直致力于凝聚社會及家校合力,打造多個面向學生、家長和學校的健康科普品牌,廣州市‘關愛學生健康成長的好學校’就是中心專門打造的面向學校的健康科普項目,至今已延續5年,旨在大力宣傳地方和學校在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做法,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健康促進機制,營造健康教育環境,培育健康促進文化。今年,中心在2024年廣州市‘關愛學生健康成長的好學校’中遴選了5所學校開展‘健康學校巡禮’,就是希望通過對廣州健康學校的宣傳,進一步推進全國健康學校的建設。”

廣州市藝術中學黃埔校區古色古韻,一折一景,步步景殊

廣州藝中讓藝術與美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健康是學習與創作的基石,身心健康,雙管齊下,共同為學生們的陽光心靈提供充足養分。”廣州市藝術中學副校長陳旭東表示,在體育鍛煉方面,學校開設了豐富的體育課程,結合藝術專業,融入音樂律動、戲劇表演等元素,讓學生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提升身體協調性與藝術表現力。在心理健康方面,學校每年5月舉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備專業心理教師,對級長和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水平。同時,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團輔活動及個別咨詢,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持續跟蹤與評估,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個性化心理支持與干預。“結合藝術專業,我校舉行了校園心理漫畫作品優秀作品評選活動、‘成功高三,高考圓夢’考前心理疏導活動、校園心理情景劇展演等,讓學生找到情緒釋放的出口,培養積極學習心態與情緒管理能力。”陳旭東說。

廣州市藝術中學特別重視校園環境的建設,不管是越秀校區還是新啟用的黃埔校區,校園環境都承載了室外教學空間、靜謐休閑空間等功能。陳旭東表示,學校作為廣州市教育局唯一直屬的藝術專業高中,始終秉持“崇德尚藝,與美同行”的辦學主張,優美的校園環境不僅能滿足師生室外教學互動,更能讓學生在自然與藝術的懷抱中放松身心,促進身心健康。此外,學校還建立了完善的疾病防控體系,定期對校園環境進行消毒清潔,確保學生環境干凈衛生。同時,積極宣傳疾病預防知識,通過主題班會、宣傳海報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與自我防護能力。三是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確保每一餐都是營養均衡、安全衛生,為師生的健康保駕護航。

“家校合作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一環,我校定期舉辦家長會、健康教育工作坊,分享健康教育理念與方法,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孩子的健康管理,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在心理健康方面,我們建立了家校溝通機制,定期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共同制定個性化干預方案,確保學生心理健康得到及時有效的關注與支持。”陳旭東表示,通過此次“健康學校巡禮”,學校不僅向外界展示了在健康學校建設的實踐,更是一次新的起點,“讓我們攜手并進,繼續在健康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為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廣州市藝術中學越秀校區曲徑通幽,翠竹月桂,鳥語花香,處處入畫,舉目皆景

家校共育對促進孩子身心健康至關重要

“情緒體驗無好壞之分,情緒反映了我們的需求。”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丁如一在此次活動中還給廣州藝中黃埔校區高一新生帶來了《情緒有度,人際有方——青少年的情緒管理與人際溝通技巧》心理健康講座,學生們和在場的家長都直呼這是一場特別及時的心理疏導和正確引導親子溝通的講座。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丁如一

丁如一通過幾個真實的生活場景的溝通剖析,給出了情緒調節的幾個小妙招:“去做一點別的事情,轉移一下注意力,比如跑步、聽音樂、閱讀書籍、與朋友交流或參與你喜歡的愛好。同時‘情緒分享’對于調節和管理情緒非常有幫助,在與別人分享情緒的過程中,會促進我們覺察和理解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情緒是什么,以及為什么會有這種情緒,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情緒和原因;通過與他人分享情緒,我們能夠與他們建立情感的紐帶,他人的理解和關懷可以給予我們積極的反饋和回應,讓我們感到被關心和重視,這種支持可以增強我們的情緒韌性和抗壓能力,使我們更有勇氣面對困難和挑戰。”

丁如一指出,分享情緒也可以從寫情緒日記開始,“選擇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寫下你的情緒和感受,不必擔心文字的質量或語法的正確性,關鍵是將情緒真實地記錄下來。當你逐漸熟悉情緒日記的練習后,可以考慮與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分享你的情緒和感受。”

廣州市藝術中學高一學生在講座中積極與專家互動

廣州藝中黃埔校區高一學生家長馮女士表示,家校共育對促進孩子身心健康至關重要,“作為家長,我們要相信學校、尊重孩子。此次活動對于我們家長來說真是及時雨,在講座中,我學習到了如何去理解和分析孩子的情緒,以及如何去正確處理孩子的情緒。這讓我們和孩子都能夠互相理解和支持,讓親子溝通更加順暢。”

文、圖| 何寧 馮鈺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