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上海交大78歲院士,和年輕人造大船建海島丨我與教育強國共成長
2024-08-22 18:26:56   來源:教育部新聞辦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殷切期盼的“國之大者”。教育系統牢記囑托,砥礪奮進,奮力書寫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體矩陣推出“奮進在教育強國大路上——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專欄,展示教育系統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生動實踐。

今天,“奮進在教育強國大路上——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專欄之“我與教育強國共成長”系列,一起走近上海交通大學造船人“向海圖強”的奮斗歷程——

譚家華

船舶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學

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教授

1969年畢業于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制造系

曾任上海交通大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所長

他長期致力于

大型工程船技術領域

設計理論和應用研究

與國內重點行業單位合作

開展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

自主研制與產業化研究

“最有趣就是跟年輕人在一起”

譚家華院士覺得

最有趣就是跟年輕人在一起

可以和他們討論問題

幫他們出點主意

年輕人會有很多好的想法

大家可以交流

有時候是一種取長補短

這個時候很快樂

比干什么都好

攻克核心技術

在不斷學習中創新發展

20年前

我國的造船工業還在發展階段

既不能設計

也不能建造 又沒有配套

譚家華清楚地認識到

核心技術買不到、抄不到

只能老老實實地學習

也只有認認真真地學習

才能創新 才能發展

2000年以來

譚家華院士帶領團隊

攻克了大型絞吸挖泥船總體設計

和關鍵作業裝備的核心技術

成功研制了適應“沿海淤泥積沙”

“近海硬質沙土”

“遠海堅硬礁巖”挖掘的

三代59艘海上大型絞吸挖泥船

創新研發

國內首型軟體排鋪設船

拋石整平平臺等

十余型特種作業裝備

為我國“一帶一路”港口航道建設

近海圍海造地、遠海島礁建設

做出了重要貢獻

國產化降低造船成本

技術達到世界領先

“天鯨號”自航絞吸式挖泥船

國外報價16億人民幣

自造成本8億多人民幣

國產化大大降低造船成本

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技術性能指標及絞刀挖泥能力

排亞洲第一

是世界上最大的

三艘自航絞吸挖泥船之一

譚家華院士自信地說

“我們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交大造船人傳承接力

為實現海洋強國夢而奮斗

談起自己的興趣愛好

譚院士表示自己既不會去旅游

也不會去跳舞

除了干活看書以外沒什么愛好

正是這夜以繼日的勤勉

才讓譚院士團隊

為我國的海洋強國事業

不斷做出貢獻

今日奮戰在江河湖海的

60余艘挖泥船

不僅默默書寫著

中國實現海洋強國夢的奮斗史

也是上海交大幾代造船人

傳承接力的奮斗歷程

放眼整個國家的海洋強國之路

干驚天動地事 做隱姓埋名人

交大船海人時刻謹記

祖國的厚望

以打造“國之重器”

攻堅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

技術難題為目標

以科教報國的理想信念

傳承接力 向海圖強

為實現海洋強國夢不懈奮斗

策劃 |教育部政務新媒體

來源 |教育政務新媒體聯盟成員單位上海交通大學供稿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