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古灶是怎樣的景區?
南風古灶旅游區位于著名的南國陶都石灣,集旅游、觀光、生產、習藝、研討、參與、購物于一體。
景區是圍繞著南風灶、高灶、高廟、林家廳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立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給我一整天,還你一千年”。南風古灶景區內,匯聚了山公微雕、古作車拉坯、拍大缸、打草鞋等傳統工藝精華,又集合了舞獅、武術、粵劇、剪紙等民間藝術精粹,每天都吸引了大批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這個世界陶文化圣地尋陶根,找陶魂,體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南風古灶景區內有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被稱為陶瓷活化石的南風古灶和高灶,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未斷,世界罕見,已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南風古灶旅游區從2000年起開放接待游客,是一個全新的旅游景點,已接待大量國內外游客,成為佛山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新旅游熱點。要了解石灣歷史悠久的陶文化,不到南風古灶旅游區將是一大遺憾,走近它將使你真正了解石灣的陶文化,了解陶的生產過程。
南風古灶景區有哪些景觀?
南風灶
南風灶建于明正德中(1506—1521),近五百年也,為國重文物保焉,其為世存一存用,最古之薪龍窯。龍窯之稱是源于窯,依山而建,其身長二百三十四.四米,內長三十.87米,猶如一條龍下降眾,故其民則謂之“龍窯”。然石灣之人又稱為“灶”。”龍窯,以窯頭柴者如舊家里柴炊爨之灶也,且陶皆以龍窯燒物可,其覺龍窯猶家之“灶也要。加此龍窯之灶口正對南方,且灶尾榕蔭,每至夏涼風習習,故曰“南風灶”。
高灶
高灶是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高灶全長32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灶的結構和操作方法與南風灶是一致,“高灶”的稱呼是因為這條窯建在高廟的后面,窯主希望它能承接高廟鼎盛的香火,所以取名為“高灶”。
高廟
高廟始建清代,又名“福善祠”,祀北極鎮天真武大帝,與佛山靈應祠(祖廟)“并昭顯赫”。
廟內藏有清代順治、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朝重修福善祠碑記共12通之多,是石灣鎮歷史發展的物證。后因被火焚毀,現只保留其偏廳。
林家廳
建于明代。初為林氏家廟。至清嘉慶年間(1796-1820),林紹光(嘉慶丙辰進士),林龍光(乾隆壬子鄉試舉人),林縉光(嘉慶戊辰鄉試舉人)兄弟三人將家廟改作居室,稱為林家廳。深三進,相同小院,樓閣廂房等,是頗具特色的祠堂民居合一的建筑。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