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中外合作大學學生學業成績影響因素研究——基于N大學的實證分析
2023-05-11 15:51:57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神州學人》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資料圖】

[摘要]為探究使中外合作大學學生獲得不同學位等級的影響因素,本文通過對N大學三屆共3697名本科生的相關學業信息進行實證分析發現,中外合作大學不同學院學生的高考總成績對學生學位等級的影響不同,高考英語成績過低會對學生學位等級產生負面影響,女生的學業成績顯著高于男生,西部省份學生學業成績顯著低于中東部省份。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提升中外合作大學的教學質量,本文提出根據學生的高考成績對其專業選擇進行引導、在招生和教育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英語能力的關注、對來自西部省份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指導等建議。

[關鍵詞]中外合作大學;學業成績;影響因素

中外合作大學是我國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出現的一種新型高等教育機構,是我國中外合作辦學的高級形式。中外合作大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全面引入外方合作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這些資源不僅包括外方大學的課程和教材,還包括外方大學先進的教學評價和管理制度。這一類大學普遍引入國外大學的學位分級制,將最終授予學生的學位劃分為從上到下的不同等級,學生能夠獲得哪個級別的學位取決于其全部課程的總成績(根據一定的公式進行換算所取得的分數)。一方面,這種做法可以為鑒別學生學習質量提供方便,如學生在畢業后找工作時,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學生獲得的學位等級來判斷學生學業的優劣;另一方面,由于學位劃分為不同等級,可以激勵學生獲得更高的學位等級,而不是僅僅滿足于“60分萬歲”。

不同的學位等級揭示了學生學習質量的差異,為探究哪些因素會影響中外合作大學學生的學習質量,筆者以N大學為例,對該校本科生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并據此提出進一步提升中外合作大學教學質量的建議。

一、研究設計

N大學是我國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學,在校學生數量較多,辦學經驗較為豐富且各方面的制度建設較為成熟,在中外合作大學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本研究的數據涵蓋該校2012年-2014年入學的三屆共3697名本科生,這些學生的畢業年份分別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本研究以這些學生所獲學位等級作為因變量,在自變量方面受可獲得的數據情況的限制,僅選擇學生的高考總成績、高考英語成績、性別、學院、生源地等因素作為自變量。由于該校是全國招生,學生來源的省份較多,因此筆者將生源地歸類為西部省份、中部省份和東部省份三類,以判斷來自我國不同地區的學生學業成績是否會有差異。在高考總成績和高考英語成績方面,由于不同的省份所用的高考試卷可能會有所不同,高考總分和各科分數的分值也有可能不同,無法簡單地將來自不同省份的學生高考成績放在一起比較。為此,筆者以入學年份和省份為單位,將每屆各省學生的高考總成績和高考英語成績全部轉化為標準分,以此來判斷學生的高考成績是否會對學生畢業時最終的學業成績產生影響。

二、結果分析

N大學在學生畢業時所授予的學位可以劃分為5個等級,根據從低到高的順序分別為“及格”“三級榮譽學位”“二級乙等榮譽學位”“二級甲等榮譽學位”“一級榮譽學位”,即獲得“及格”的學生學業成績最低,獲得“一級榮譽學位”的學生學業成績最高。本研究運用SPSS統計軟件分析學生在該因變量上的得分與其他相關自變量的關系,得到的結果如下: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