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天津寧河區:讓勞動課真正動起來
2022-12-09 15:41:23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今秋以來,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天津市寧河區教育系統認真分析、積極落實勞動課程獨立、勞動課有“課標”的新形勢新要求,讓勞動課真正地動起來、活起來。

今年7月底,天津市教委印發了《2022—2023學年度天津市中小學課程計劃安排意見》。今年8月,天津市寧河區教育局明確規定了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階段學校要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要求開齊開足上好勞動教育課,保證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寧河區教師發展中心發布了《2022—2023學年度寧河區中小學貫徹〈勞動課程標準〉落實勞動課程實施方案》,對勞動課程的名稱、課時、師資、教材、培訓與教研、正確處理勞動課和勞動實踐及勞動教育的關系等六個現實問題作了專門安排,強調勞動教育必修課是國家課程,課程名稱一律使用“勞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再使用“綜合實踐(勞技)”“勞技”等名稱。普通高中要注意勞動與通用技術的區別與聯系。

開發完整的、成體系的課程資源


(相關資料圖)

針對“地方教材”立項、編寫、審查、出版費時較長,學校編校本教材“力有不及”“碎片化”的現實,天津市寧河區教育局、區教師發展中心發揮職能優勢,在天津市教科院課程教學研究中心的指導下,與北師大出版社合作,整合區內骨干力量,立足區域勞動生活,研發區本勞動課程資源,把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和《天津市義務教育學校和普通高中勞動教育課程建設指南》生成具體的課程“資源包”“項目庫”,讓勞動課程更有可操作性,更直接、更好地服務廣大師生。

據了解,區本勞動課程資源《勞動實踐》一年級至高二年級共19冊,系全國首套完整的、成體系的區本課程資源。采取“專業人士編寫、教研員把關,專業人士與教研員研討審核”方式,保證這些區域特色內容的專業性、嚴謹性和教育性。

寧河區教師發展中心勞動課程教研員、勞動課程資源研發寧河工作組主持人王保勝介紹,勞動課程資源“區本化”主要體現在區域特色勞動項目的開發上,這些項目集中在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大領域10個任務群。選項基本來源是寧河區內的“非遺”項目和學校特色項目,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傳承創新”模塊和普通高中重點體現。

全學科滲透落實勞動教育

在寧河區,如今的勞動教育不只是“一課”,而是“五育”并舉中的重要“一育”,注重處理好“一育”和“一課”的關系,防止窄化。

各個學校設置了勞動課、勞動周、勞動實踐活動的總體方案,通過項目化方式把本學期所有與勞動課有關的班隊會、綜合實踐活動、勞動實踐活動等學生個體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統籌設計,豐富了學生勞動體驗,讓學生在勞動中實現勞動教育目標。

“勞動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天津市寧河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廉成林說,勞動課主要用于活動策劃、技能指導、練習實踐、總結交流,出力流汗、動手實踐的環節盡量放到勞動實踐中去做。落實“課標”“項目化實施為主”要求,要用較長的周期圍繞主題,整合資源,包括活動主題的整合、和其他課程的整合、課內和課外的整合、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整合,等等。因此,我們既要開好勞動教育專門課程,又要全科滲透,將勞動教育的思想觀念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勞動課是最基礎的課程,從課本到生活,從認知到實踐,勞動教育樹德、增智、強體、育美,能讓學生從課業負擔和分數壓力中解放出來,實現知行合一的成長。

探索勞動課教師的崗后專業化

鑒于以往勞動課教師多為同年級其他學科教師兼課“找補”工作量,很難要求這些教師潛心研究勞動“課標”、上好勞動課。為此,寧河區提出:“有條件的學校,在新學年安排勞動課教師時,探索跨年級而不跨學科的途徑,逐步實現勞動課程教師崗后專業化。”

寧河區東棘坨鎮東棘坨小學安排了該校一位58歲的老教師包攬全校六個年級所有的勞動課。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教師分學段分年級設置和完成勞動教育培養目標。“將這份‘開山’重任交給他,我們覺得在現有勞動師資不專業的情況下,應該由一位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豐富的老師立足校本為孩子們設計最有本土味的勞動課。”寧河區東棘坨鎮東棘坨小學校長孫寶娜說。

該校選擇跨年級而不跨學科的方式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落實“雙減”政策的過程中,勞動課還會為成長賦能。孫寶娜表示,成長是漸進的,每個年齡段都應該有與之相對應的勞動技能和勞動教育。“要學喜鵲造新房,要學蜜蜂采蜜糖,勞動的快樂說不盡,勞動的創造最光榮”的歌謠,真正地從小唱于孩子們的心間。(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徐德明)



[責任編輯:ruirui]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