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全球熱頭條丨湖北鶴峰:依托“三個課堂”,打造優質“教聯體”
2022-11-22 18:51:40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資料圖片)

一塊大屏幕,讓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五里鄉下洞小學學生劉俊逸,可以跟隨近20公里外的中心小學音樂老師宋嬌上課,一起哼唱歌曲。

看到屏幕里下洞小學的教室熱鬧非凡,學生們跟著節奏高興地唱呀、跳呀,宋嬌倍感欣慰。在她眼中,一塊屏幕已經點燃山區教育資源的“星星之火”。

對于這一點,同在一線教學的鶴峰縣思源實驗學校數學教師梁華深有同感,“畫面無卡頓,實時延遲不超過1秒,新的教學環境帶給鄉村學生不一樣的體驗。”近日,該校如期舉行基于優質均衡發展實施“三個課堂”示范教學教研活動,來自太平鎮、中營鎮、下坪鄉等鄉鎮13所小學的二年級學生一同上數學示范課,在游戲環節中,當梁華拋出“如何解開密碼進入城堡”的問題時,不僅現場學生紛紛舉手,大屏幕里,各個教室的孩子們也揮舞著小手。

基于參與上課班級多,授課老師無法兼顧學生的現狀,各班科任教師擔任助教,全程參與教學活動,教學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同步提升。像這樣的場景在該縣各學校已成常態。

地處武陵山腹地的鶴峰縣,現有學生2萬余名,教師1600余名,61所學校(幼兒園)分散在2868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嶺間。受地域條件影響,各個學校的師資水平、教育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尤其偏遠農村學校與城鎮學校的差距更大。

如何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一條光纖、一塊屏幕突破大山物理阻隔,讓城鄉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鶴峰縣教育局局長伍云貴給出答案,以教育信息化為抓手,依托“三個課堂”,創新“1+N”模式筑起城鄉學校發展聯合體,正為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1+N”模式學校發展聯合體是以1所優質學校為牽頭學校、多所普通學校為主體的協作共進、資源共享的動態機制。該縣明確縣實驗中學、縣思源實驗小學、縣實驗小學等3個縣城學校為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發展聯合體的牽頭學校,全縣13所初中學校、走馬鎮等4個鄉鎮16所小學、容美鎮等5個鄉鎮13所小學分別為其成員學校。同時,各鄉鎮組建以中心校為牽頭學校、轄區其他校為成員的聯合體,形成“點對點幫扶、多對一指導”的協作機制。

各個聯合體以“三個課堂”為抓手,搭建“云平臺”,定期組織線上線下同步教學教研活動,“一拖二”或“一拖多”進行授課,推動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形成“先進帶落后、城市帶鄉村、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優秀教師帶普通教師”的格局,在推動縣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同時,攪動了教育事業的“一池春水”。(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程墨 特約通訊員 汪正璽)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