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與自然精靈一起振翅高飛
2022-11-19 16:52:25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資料圖】

“久雨烏鴉叫,天氣要晴好”“燕子低飛,細雨微微”“斑鳩咕咕叫,準備大草帽”……小時候,我總能聽到長輩們掛在嘴邊與鳥類有關的順口溜,多半還很準,心里好奇鳥類為何有如此神通。長大后慢慢知道,這些自然界的精靈的確有感知天氣變化的敏感神經,那是藏在它們基因里的與生俱來的生存技能。

鳥類,是美麗、神奇且神秘的存在,惹得無數詩人以之說事、借之抒情。但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孩子生活在樓宇之間,對草長鶯飛的原始自然親近不多,缺乏足夠的鳥類知識,對各種鳥的名字與習性更是知之甚少。從這種角度看,“我的飛鳥朋友”系列可謂寫給兒童的鳥類啟蒙書,讓我們化身為展翅高飛的小精靈,去了解各種鳥的外貌、種類以及覓食、遷徙、飛行、繁殖等特點,與它們成為朋友,愛上大自然,并生發寶貴的環保意識。

系列中的每個故事情節都不復雜,讀起來輕松而有回味,結尾處亦蘊藏著可貴的勵志元素。例如,《朱鹮回故鄉》中,由不會唱歌的朱鹮,引出同樣不會唱歌的白鹮、黒鹮、彩鹮、翠鳥、白鷺、鴛鴦、鵜鶘、鸕鶿等同類,進而了解黃鸝、布谷鳥、畫眉、百靈鳥等擅長唱歌的“異類”,兩相對比讓孩子懂得“不是所有的鳥都擅長唱歌,也不是所有的鳥都有美麗的羽毛,每只鳥都有自己的特點”,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風采,和富有同理心、相互尊重的同類在一起,久居在處處是鄉音、鄉情的熱土。

因為有了勵志元素的加持,整個系列讀起來頗能引起孩子共鳴,于無聲處對各種鳥類有情感上的聯結。相信很多孩子讀到《丹頂鶴的旅程》中丹頂鶴媽媽介紹鶴類中體型最小的蓑羽鶴時所說的話——“每年都有幾萬只蓑羽鶴飛越喜馬拉雅山脈,成群結隊地躲避著寒風和金雕,完成一年又一年的遷徙,無論過程多么艱難和危險,它們最終都會回到故鄉呼倫貝爾大草原”,心靈一定會受到觸動,感受到鳥類的偉大乃至卓絕之處,接受一次頗有價值的德育熏陶。

面向兒童的科普作品,除了傳遞準確、有趣、豐富的科學知識,還要有心靈共鳴和情感聯結,“我的飛鳥朋友”系列很好地做到了兩者結合,且還有一層主旨,即在童心深處埋下環保意識的種子。借助不同鳥類的故事,孩子們不僅懂得愛護自然環境,也有意識地為保護珍稀瀕危動物貢獻一份力。例如,《尋找綠孔雀》中的“尋找”,不只是尋找數量不多的有著亮閃閃翠綠羽毛的綠孔雀,還是尋找相對稀缺的生態保護之心,喚起更多人向善尚美的意識,避免再次發生白鱘那樣的悲劇。

與簡單卻不失深刻的故事相匹配,整個系列的畫面非常耐看、講究、傳神,不同的視角給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之感。例如,《北京雨燕的新家》中就展現了許多北京著名歷史建筑和人文景觀,如故宮、景山、北海、頤和園,紅墻、金瓦、斗拱、屋檐,遠山、屋舍、農田、樹林等,遠景、近景、特寫等不斷變化,平視所帶來的輕松感、仰視所油然而生的敬畏感,以及俯視所產生的震撼效果,讓人仿佛置身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和鳥類一起呼吸、生活、觀察世界、體味四季、感受生命的意義。

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天空。從非虛構類到虛構類作品,從閱讀優秀的鳥類科普到主動學習古詩詞中的鳥類、文學名著中的鳥類,再到走進自然觀鳥、做筆記,通過了解鳥類的一天、一年、一生,在腦海里留下多種鳥類的勵志故事,孩子的視野不斷擴展,愛美向善之心也會慢慢生長,無形之中擁有無窮的生命力量。懷揣這份無畏與堅韌,有朝一日我們的孩子終將像朱鹮或雨燕一樣,自信迎風雨,振翅向未來。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