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大二時,在平遙推光漆的課堂教學中,老師以平遙漆器髹飾技藝為出發點,不僅讓我們了解到山西獨特厚重的地域文化,而且提升了我們的創作能力和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日前,談及學校開展傳統文化教學對自己的影響,山西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裝飾班學生楊云飛非常感慨。
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所以培養小學和學前教育師資為主的地方高校。近年來,學校著力推進學校內涵建設與傳承保護地方歷史文化遺產接軌并道,充分挖掘晉商文化、平遙推光漆、左權小花戲、形意拳、琺華琉璃等地方優秀文化,以及太行精神、皇甫束玉精神等革命文化,通過搭建展館、課程、社團、活動等載體,構建了地方優秀文化育人的生態課堂,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地方優秀文化育人體系。
學校教務處處長張艷艷介紹:“作為全校性、綜合型教改項目,‘地方優秀文化進課堂’在推進落實上,我們對項目落地進行總體設計,并推進教學改革方案的具體實施,尤其注重搜集、整理與提煉項目管理與實施過程中形成的經驗與特色。”
“陶瓷設計與工藝美術專業面向全校學生,成立規模和形式靈活多樣的琺華琉璃彩塑教育項目傳習所,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并輻射帶動當地的中小學校和社區開展了基于傳承項目的琺華琉璃彩塑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教育活動。”該專業相關負責人孫瑞忠介紹,他們專業培養的學生目前已成為山西省陶瓷教育機構以及各高校陶藝教育的骨干力量。
以“地方優秀文化進課堂”為依托,學校先后開發“晉商文化”“太行革命斗爭史”等15門地方優秀文化課程;建成“陶瓷設計與工藝美術”特色專業、書法篆刻高水平實訓基地和“梁中秀大師漆藝工作室”等5個名師工作室;掛牌晉中市“五館”等一批校外實踐基地,落成“皇甫束玉文化教育藝術館”等6個地方優秀文化展館(室);排練并演出《櫻桃樹》《國家事權》等經典劇目,從而實現地方優秀文化課程全校各專業“全覆蓋”。
“地方優秀文化進課堂”引導學生認識和感悟身邊的文化,著力培育他們的文化認同感,從而激發了師生傳承與弘揚地方優秀文化的自覺自主意識,使學校辦學特色日益彰顯、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5年來,教職工發表相關論文98篇、著述論著9部,立項研究課題125個。2021年,學校參評成果“地方優秀文化進課堂——高職院校文化育人創新與實踐”榮獲山西省教學成果獎(職業教育)特等獎。
“通過‘地方優秀文化進課堂’,讓學生系統全面地認識和掌握地方優秀文化,對于文化傳承而言,是一種高效而意義深遠的傳承創新方式。不僅強壯了師生文化基因,也普遍增強了師生的文化自信。”該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張潤喜表示。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