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教育 >
焦點信息:蘭州大學物理學院:賦予學生自主研究的底氣和信心
2022-10-08 18:56:08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今年答辯前夕,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2018級本科生賈海龍欣喜地發現自己小團隊的創新成果——小型天文望遠鏡自動控制系統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2018年以來,蘭州大學物理學院堅持以“分級教學,分類培養,厚實基礎,寬泛出口”為引領,以“挑戰杯”系列競賽為抓手,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貫通專業培養、科研實踐、產業轉化等方面,變創意為現實,許多像賈海龍這樣富有學習熱情的少年,有了綻放自我的廣闊天地。


(資料圖)

夯實專業基礎,讓學生的選擇更有余地

2018年7月,蘭州大學物理學院以新工科項目建設為牽引,啟動了本科教學課程體系改革,制定了新的“2+2”培養方案。鼓勵組建交叉學科教學團隊,重點建設課程教學團隊,并形成“一人多課、一課多人”的本科教學新局面。

從寬厚的物理基礎入門到各類交叉的學科課程,物理學院有意識地培養復合型的學科人才,除授課教師,高年級學生也充當起輔助教學人員,督促新生學習、共同討論。“我覺得教學改革很好,供自己選擇的機會多了。而且有小班,不會的我都會問學長,他們都會答疑。”教學改革后的第一屆學生賈海龍說。

“學生進行兩年基礎課程學習之后,可根據自己成績、方向興趣、職業規劃等,選擇不同課程群的課程或就業意向上的課程。”物理學院副院長王建波介紹,學生通過在8個物理基礎課程群中選擇適合自己相應等級的課程,從而達到分類培養的目的,學生的選擇更多,更適合未來的發展。

“最開始或許有些累,現在倒是能體會這種模式的優勢。選修外院的課程,讓很多同學走出了物理學的‘舒適圈’,學習到了不同專業的思維。”該學院2018級學生潘高遠說,廣泛涉獵其他學科課程讓自己在組內參與項目時有了很多創新想法。

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術志向,物理學院還建設了一批具有層次性和聯系性的創新教育課程,并以科研訓練的名義列入物理學院各專業教學計劃,引導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一步一步找到自己的興趣。

依托學科競賽,為研究型人才鋪路

激光測距技術如何隔空對物體進行識別與控制?小型氣象站系統如何實現離網供電、遠程監測?天文望遠鏡如何自動尋星和自動拍攝……在蘭州大學的電子線路創新實驗室,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作為物理學院實踐教學的重要依托,電子線路創新實驗室不僅向致力于創新實踐與研究的學生全天候開放,還承擔了對學科競賽人員的培訓任務。“我們想通過參加競賽培養人,讓他們接觸產業的最新技術、了解技術動態和趨勢,利用學科競賽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該實驗室負責人、高級工程師李訓栓說。

2019級本科生馮子航曾獲得2021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能力挑戰賽全國一等獎。他說:“我深受老師、同學們身上精神的感染。”

“教學改革最重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如果接觸了專業競賽,就會發現很多技術都是嵌入式的,都是面向應用的。”劉貴鵬副教授曾指導不少學生的競賽項目,他一直很認可參加競賽的必要性。

此外,物理學院還依托國家級大學物理實驗中心建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平臺,配備了較為全面的創新實驗設備及儀器,并通過固定支持以及各類項目給團隊每年數十萬元的經費支持。僅2021年,物理學院有近110個項目成功立項。

除提供資金和場地,學院還在政策層面制定了鼓勵科創的長效措施,如參加競賽可以兌換實踐學分、適當調整學生綜合測評中科創成績占比等。蘭州大學物理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兼實驗物理教學教研室主任龐華介紹,近年來師生積極參加各類各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并獲得國家級獎勵近30項、省級獎勵近100項。

產教融合,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2018年4月,物理學院申報的“依托物理學科培養新工科高層次人才”項目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為培養出滿足未來工業界需要的尖端人才,學院積極探索多學科交叉、與企業高度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新模式,發布了“院—企、院—所、院—院”合作計劃,先后與多家公司成立虛擬定制班,建成一批學生實踐基地和平臺。

“通過院企合作定制班這一平臺,我近距離感受了企業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更加明確了所學專業知識的應用領域和廣闊前景。”2018級物理學院本科生文雅是院企合作定制班的受益者,他最終成功應聘了曾實習的公司。

“站在學院的角度來說,希望我們的學生經過分類培養后有更多、更寬泛的出口,參與院企合作定制班可以了解前沿的科技企業———他們做的到底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做,包括了解一些成功的產品。”王建波說。

為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創業成果,物理學院創新創業工作小組還建設了“創客空間”平臺,該平臺主要為大學生免費提供開放式工位區、小辦公區域及小面積辦公用房,為創業團隊提供見習、初期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同時,通過舉辦各類沙龍、講座、培訓及各類創業大賽,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現如今,從專職管理到平臺建設,從“創新課程,創新項目”到“競賽培育,創業孵化”,蘭州大學物理學院形成了層次分明、體系完整的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模式,賦予了學生自主選擇研究方向的底氣和信心,讓他們更充分地運用所學所思探索未來之路。(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尹曉軍 通訊員 謝雅婷)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