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摘要]海外留學生天然扮演著中國故事講述者的角色,在中國形象的國際傳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運用訪談法,聚焦17名海外留學生講述中國故事的實際經歷,并對實踐現狀進行分析,重點提煉其面臨的現實困境與時代新機。本研究還歸納了海外留學生講述中國故事的時代新機,首先是在文化不斷“失味”的情況下,不再新奇的留學生形象有助于當地民眾更好地接受中國故事內容;其次是留學生親身經歷的中國故事往往蘊含著實踐意義,易于被外國友人理解和認同。
[關鍵詞]海外留學生;中國故事;國際傳播
隨著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逐步推進,中國故事這一時代命題不斷面臨新的講述機遇。作為身在海外的中華兒女,海外留學生群體天然扮演著中國故事講述者的角色,但這一群體的主觀能動性尚未得到充分發掘。1978至2019年度,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656.06萬人。僅在2019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就已突破70萬。[1]此外,國家一向鼓勵和支持在外留學人員團體開展多樣性的健康活動,積極組織參與中外友好交流活動,以此宣揚中華文化。[2]一言以蔽之,海外留學生講述中國故事大有可為。
一、文獻綜述
本文研究對象“海外留學生”指的是赴國外高等院校留學的中國籍學生。由于海外留學生向當地民眾講述中國故事的一大情境是人與人的實際接觸,且存在不同文化間的交融與碰撞,因此多被歸為人際傳播與跨文化傳播結合的研究范疇。目前,國內針對留學生的相關研究集中于來華留學生的人際互動,對出國留學生的人際傳播現狀探討不多。在為數不多的文獻中,海外留學生的社交媒體使用成為一時的探討主題。有學者對悉尼地區中國留學生社交生活的研究發現,即時性社交工具提供的新型人際傳播社交狀態一方面拉近了海外留學生與內群的距離,另一方面又致使其產生人際交往依賴;[3]還有學者研究了在韓海外留學生的社交網絡使用情況,發現社交網絡使用依戀與個人連接及社交資本之間呈正向關系;[4]也有學者對留學生如何與東道國建立積極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留學生有作為國家公共關系戰略的公眾潛力,且食物是其與東道主文化聯系起來的關鍵;[5]另外,彼此陌生的大學生在交往的不同階段,往往會經歷從網絡社交平臺到即時通訊工具再到電話直呼的媒介使用順序,不過,男性留學生對這一順序沒有明確感知。[6]
目前對于講述中國故事的一個共識是,請外國友人真正來到中國,用切身經歷否定西方輿論中對于中國的污名化報道較為有效,所以不少有關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研究常常著眼于來華留學生如何作為“二傳手”講好中國故事,如以在華留學生為中介探討中國故事傳與受的結構性偏差,[7]但對在外中國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研究所見不多。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工具及方法
表1:海外留學生講中國故事編碼表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