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銀行凈利潤增速下降 209.32%的保護墊不能薄
2024-09-10 11:48:3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來源標題:銀行發展“保護墊”不能薄

當前,“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下降”現象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并引發了一些討論。從已披露的上市銀行2024年中期業績看,部分國有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今年上半年實現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凈利潤增速出現負增長。

需要說明的是,盡管凈利潤增速有所下降,但我國商業銀行盈利水平仍處在合理區間,尤其是風險抵補能力保持充足,市場無需過度擔憂。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3萬億元,同比增長0.4%,仍然實現了正增長,同期銀行資產利潤率、資本利潤率也基本保持穩定。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6月末,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為209.32%,較上季度末上升4.78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保持充足。

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下降,主因是貸款利率持續下降,存款、貸款利率之間的凈息差持續收窄。由于我國商業銀行主要的資產業務、負債業務分別為貸款、存款,利息凈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居主體,占比高達80%左右。利息凈收入一旦下降,將對營業收入增速、凈利潤增速產生較大影響。今年1月份至7月份,銀行新發放企業類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39個基點,較2021年下降超100個基點;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4%,同比下降19個基點,較前期高點下降超50個基點。

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下降,也與各家銀行的減費讓利行為有關。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不斷降低服務收費,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已連續5年同比下降。多家上市銀行負責人在該行2024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公布了減費讓利相關情況。例如,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今年上半年通過減免手續費等多種方式,為中小微企業減費讓利近2億元。

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下降,還與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夯實風險抵補能力有關。“撥備”可以簡單理解為商業銀行用于抵補信用風險、對沖壞賬的“準備金”。所謂“計提撥備”,就是商業銀行從利潤中按照一定比例、計提出一部分資金,形成“保護墊”。截至2024年6月末,我國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為209.32%,也就是說,一旦出現1元不良貸款損失,銀行已經提前準備了2.09元進行抵補。多家上市銀行負責人表示,如果把撥備覆蓋率調低,凈利潤增速數據就會變得好看,但是不能這么做,因為從長遠計,銀行的“保護墊”不能變薄,甚至應該再增厚,才能掌握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的主動權。

保持合理的利潤水平對于銀行及時補充資本金、維持穩健運營、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下降的壓力預計將有所緩解。近一段時期,國有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相繼下調個人存款掛牌利率,基本抵消了貸款市場利率下調的影響,凈息差水平有望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穩定。

商業銀行要多措并舉,保持凈息差整體穩定。一方面,加強負債成本管控,做好“量價協同”管理,提升定價的精細化水平;另一方面,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多家上市銀行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追求高質量的增長,尤其不能以風險下沉換取短期收益,不能以損害風險抵御能力來換取利潤增長,“以量補價”是懶路,“以價補量”是險路,只有“量價平衡”才是出路。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