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提振制造業投資 結構性工具有看點
2023-09-07 10:05: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一段時間以來,制造業投資較快恢復,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重要動力。專家表示,我國正處在產業升級快速發展階段,新技術廣泛滲透,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制造業投資持續增長具有不少有利條件。為進一步發揮好制造業投資拉動投資增長、擴大國內需求的作用,相關部門將從多方面給予政策支持,結構性政策工具存在創新空間。

加大制造業支持力度


【資料圖】

在金融管理部門推動下,近年來金融業逐步加大了對制造業的支持和服務力度,有效地支持了制造業復蘇和產業鏈穩定。

從銀行業來看,制造業貸款占比進一步提升。工商銀行副行長張文武表示,今年上半年按照“擴總量、提占比、穩質量”的工作思路,持續加強對制造強國戰略的金融服務取得良好成效。“截至6月末,工商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3.6萬億元,穩居同業首位,凈增超過6000億元,增幅達到20%,遠超全行貸款平均增速。”他說。

光大銀行行長王志恒介紹,截至6月末,光大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4483億元,較年初增長13.9%,其中中長期制造業貸款較年初增長19.8%。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6月末,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比年初增加9.7萬億元,在全部企業貸款中占比75.8%。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0.3%,比全部貸款增速高29個百分點,2020年以來持續高速增長。

此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周亮表示,要引導銀行保險機構進一步豐富民營企業金融產品;著眼于民營企業有效融資需求,持續優化創新各種各樣的產品;要把金融資源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綠色環保等領域的民營企業。

結構性工具存發力空間

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有可為。專家表示,從貨幣政策角度看,結構性工具有進一步發力空間,未來金融管理部門或適時推出支持制造業投資等領域的定向政策工具。

“在今年與制造業相關的兩項結構性工具——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和科技創新再貸款陸續到期后,接下來為支持制造業轉型升級及相關投資,可能采取兩類措施:一是存量資金展期使用,最大限度‘緩退坡’,二是可能設立新的定向支持工具。”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創設新的結構性工具有多種好處。如,有助于促進金融機構“愿貸”“敢貸”,加大對制造業的支持力度;同時,降低制造業企業融資成本。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考慮到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需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支持力度,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大對制造業、綠色、普惠、科創等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多措并舉匯聚合力

支持制造業投資需多措并舉,匯聚更大政策合力。

在梁斯看來,未來可視經濟恢復情況,綜合運用好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穩投資政策工具,并積極吸引社會資金,為相應領域提供資金支持,推動擴大制造業投資、促進經濟穩步向好。

支持制造業投資還可在相關稅費減免、產業政策扶持等方面發力。王青表示,應有效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

“著力改善制造業投資環境,進而最大限度對沖外需放緩、國內工業品價格下跌帶來的階段性影響,穩定制造業投資增速。”王青說。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