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張曉翀)近日全國工商聯出版《中國民營企業綠色發展報告(2022)》,報告對全國10623家民營企業開展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民營企業積極開展節能降碳行動落實“雙碳”目標,重點地區民營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調查顯示,約30%的民營工業企業編制過“碳達峰、碳中和”路徑相關實施方案,53.5%的高耗能行業的民營企業設立了專門負責節能降碳相關職能部門并積極應用減碳技術,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民營工業企業節能降碳的主動性更高。
通過對參與調查的民營企業開展綠色發展水平進步指數研究,結果顯示,主營業務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的民營企業綠色發展投入和實際成效明顯改善,尤其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在綠色發展的管理規劃和制度安排、生產經營和實際效益、污染治理投入和實際成效方面更為顯著。
調查還顯示,約九成民營企業對“兩個正面清單”政策推進企業綠色發展的認同度較高。同時,隨著我國工業園區環境基礎設施供給水平不斷提高,有62.6%的民營企業入駐當地工業園區,受益于環境治理托管服務模式,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其中,有色、化工、鋼鐵等高耗能行業的民營企業入園比例更高,分別為83.3%、78.4%、71.9%。
報告指出,面對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以及疫情散發多發等超預期因素沖擊,民營經濟彰顯韌性、穩中有進,廣大民營企業積極投身綠色制造,尤其是高耗能行業民營企業不斷加強節能環保投入,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調查顯示,近四成高耗能行業民營企業盈利能力和節能環保投入穩步提升,同比上升5%及以上,顯現出民營企業在推動高耗能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的積極實踐。同時,民營工業企業基本建立環境信息公開和風險管理制度,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等重點區域有八成以上的民營企業建立了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和環境風險防控制度,為深化環境信息披露以及降低環境風險事故危害夯實了基礎,展現出民營企業不斷增強綠色發展意識,提升企業現代環境治理水平的責任擔當。
調查顯示,95.0%的民營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辦公、生產和倉儲場所制定了節能降耗措施;37.8%的企業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同比保持穩定和上升。民營鋼鐵企業多措并舉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超低排放改造,超過40%的民營鋼鐵企業編制過“雙碳”實施方案,約35%的企業廢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0%及以上,20%左右的企業單位產品碳排放量同比下降5%及以上。
此外,民營企業還積極投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國土綠化、生態治理和修復等,積極推動鄉村綠色發展,約三成民營企業參與了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工作,西北地區工業企業和長三角地區非工業企業參與農村污染治理工作類別和比例最高。
編輯 徐超 校對 李銘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