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每日快報!保持團結奮斗的勁頭,推動經濟整體好轉
2023-01-18 14:24:12   來源:中國經濟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新聞背景:

2022年中國經濟頂住壓力,穩中有進,全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1萬億元,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

成績殊為不易


【資料圖】

這樣的成績,是在我國經濟總量連續兩年超過百萬億元的高基數上取得的,是在疫情反復沖擊、國內外環境復雜嚴峻的背景下取得的,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得來殊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詳細】

突出之處在于經濟運行之穩。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中國人均GDP達到12741美元,連續兩年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持續提高,意味著中國的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國際影響力、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詳細】

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面臨新形勢、新任務。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將不斷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也將進一步促進經濟穩步增長。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資源要素條件可支撐。【詳細】

1月16日,春運第10天全國發送旅客同比增長48.6%;1月17日,中國“新國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班正式復航……眼下,中國疫情形勢整體向好,不少省市已渡過疫情高峰,一個經濟社會活力進一步釋放、煙火氣逐漸回升的中國正呈現在世人面前。【詳細】

堅持穩中求進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真抓實干的過硬作風,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加快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詳細】

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戰勝挑戰中發展、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只要全面、辯證、長遠地看待中國經濟,就能明白中國依然有足夠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復蘇“穩定器”和增長“發動機”的作用還將進一步凸顯。【詳細】

(以上綜合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

V視角:

@一江春水向東流:迎難而上,頂住壓力穩中有進。

@愛滑雪:判斷中國經濟發展,要看速度,也要關注質量。

@小天:希望大家生活越來越好。

@檸檬茶:大家得一起努力啊!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對于中國這么大的經濟體而言,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從支撐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來看,中國經濟“穩”的底盤堅實,“進”的態勢明顯。開好局、起好步,具備有利條件,更需團結奮斗。當前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進一步推動經濟整體好轉,仍然需要我們付出艱苦的努力。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