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成都雙流有著“蜀中之冠”“全國百強”“工業強縣”“西部領頭羊”等多個響亮名號。10年后,雙流從“5000萬俱樂部”、千億級GDP到千億級產業、百億級項目……這一系列沉甸甸的優良答卷到底隱藏著雙流怎樣的高質量發展密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深拓產業建圈強鏈 加快產業創新升級
前不久,在“2022中國城市產業發展論壇”舉行現場,成都市雙流區“積蓄發展勢能 以轉型升級助推國家級經開區創建”的經驗做法入選2022高質量發展創新案例,成都市雙流區入選2022產業創新轉型升級優秀案例。獲得這一榮譽,離不開雙流多年來堅持產業創新升級發展的結果。
近年來,雙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產業建圈強鏈的決策部署,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以招大引強、招商引智推進建圈強鏈,推動一大批高能級重大項目加快洽談、簽約落地、開工建設,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積極創建西航港國家級經開區,為高質量建設中國航空經濟之都提供了強力支撐。
2021年,雙流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大關,達1130.56億元,較2012年增長451.49億元;外貿進出口達981.3億元,市場主體突破15萬戶、“四上”企業達1270戶。位列中國百強區排名第29位,連續兩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區)”
今年4月,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上提出,要“爭創西航港國家級經開區”。3個月后,“聚力高質量發展爭創西航港國家級經開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計劃總投資157.15億元的36個項目集中動工。其中,13個產業化項目里就有10個由雙流西開區牽頭,表明雙流正舉全區之力推動創建升級工作,進一步加快雙流高質量發展。
多產融合 借智借力促發展
一直以來,雙流就堅持多產融合發展。以雙流工業經濟的重要承載地——西航港開發區為例,目前已經有電子信息、航空制造、生物醫藥、綠色能源、新材料等10余種產業在這里聚集與發展。包括以綜合生命科學、電子信息等戰略產業以及重要創新孵化平臺和開放合作功能平臺來打造的科創走廊;天味食品(603317)、金發科技(600143)創新園一期、金牌廚柜(603180)、新易盛(300502)等諸多產業項目持續推進;與電子科大、中科院光電所、中國核動力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共建電子科大科技園等4個大學產業園,累計建成國家級創新平臺12個、省級創新平臺14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3個,獲評四川省院士專家產業園……2021年,西航港開發區規上企業實現產值1681億元、同比增長37.69%,以94%的工業貢獻率挺起了雙流高質量發展的“脊梁”,獲批首批四川省“5+1”重點特色園區。
除西航港開發區之外,成都芯谷、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建設發展正如火如荼。圍繞成都市“建圈強鏈”的戰略部署,“國家隊”中國電子帶動旗下和關聯企業20多家入駐成都芯谷集聚發展,加快形成集成電路產業集群。2021年,雙流電子信息產業正式進入“千億級俱樂部”,成都芯谷功不可沒。雙流、成都高新區合作共建6年來,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堅持“優勢互補、封閉管理、專業運營、共建共享”合作路徑,初步構建形成了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生物產業生態圈。截至目前,生物城已累計落戶項目170個,開發生產、生活、生態三類功能復合空間9平方公里。
建設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也是雙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年來,雙流鼓勵引導積極申創技術創新中心、研發中心、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等創新平臺;推進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建設,針對不同產業門類對創新載體的特色化、個性化需求,布局建設一批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雙創載體。
從“天上”到“地上” 持續做強國際航空門戶樞紐
10年來,雙流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持續攀升。2012年12月突破3000萬人次之后,2015年12月突破4000萬人次,2018年12月實現了5000萬人次的突破。最新的數據顯示,2021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4011.75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二;共起降航班30.09萬架次,全年貨郵吞吐量達到62.94萬噸。2022年上半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地區)全貨機及客改貨航線萬噸,占國際(地區)貨運量的84.5%,增幅達75.5%。
“國際空港+綜保鐵路”聯運是雙流助力成都打造國際供應鏈樞紐城市的又一實踐。作為國家第二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和四川省五個重點鐵路多式聯運示范節點之一,自2021年9月正式投運以來,成都空鐵國際聯運港已連接老撾、越南、俄羅斯等境外13個國家、19個城市。累計開行國際班列160余列,運載貨量5366標箱,貨值近9億元。預計到2025年,國際班列開行需求量將達1700列。
根據雙流最新數據顯示,一年來,空鐵國際聯運港共開行中老國際班列61列,共計1250標箱,主要貨物品名為電冰箱、柴油機、碾米機、木薯粉、瓷磚、復合化肥、鋅精礦、紙巾及其他化工制品等。
從整體情況來看,空鐵國際聯運港已開通經磨憨至萬象通達曼谷、仰光、金邊等東南亞腹地,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至歐亞等多式聯運通道19條,覆蓋俄羅斯、德國、波蘭等13個國家,累計運行國際班列285列、10749標箱,新增外貿額15.06億元,為企業提供了更加穩定的國際供應鏈保障,節約運輸成本79%,縮短物流時效50%。
雙流做強國際航空門戶樞紐的目標與信心十足,他們計劃是:到2027年,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全貨運航線超30條、貨郵吞吐量超100萬噸,航空核心產業規模超過2000億元。
打造航空經濟產業生態圈 全面助力經濟騰飛
雙流提出,聚焦樞紐型航空服務、臨空型國際貿易、空港型國際商務三大領域,突出打造空港商圈、增強高端商務功能,重點發展航空運營服務、航空制造維修、航空物流、跨境貿易、航空金融、航空總部六大航空經濟集群。
2022年7月,世界500強企業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周期項目在雙流正式動工,規劃建設“四中心一平臺”,將于2023年下半年竣工交付。這是空客在歐洲以外首個聚焦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的項目。
圍繞機場、聚焦航空產業、做強航空經濟,雙流開始努力實現從“城市的機場”向“機場的城市”深度轉型。聚焦航空產業主鏈,加速構建產業生態圈,從造飛機修飛機改飛機到拆飛機,實現借“機”起飛,樞紐機場流量構建起蓬勃發展的雙流航空經濟產業生態圈。
展望未來,雙流力爭到2027年航空核心產業規模超過2000億元,電子信息、生物產業等適航產業規模超過3100億元。(劉洋洋)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