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11月29日訊 據陜西省統計局消息,前三季度,陜西省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2127.0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231.89億元,占GDP比重為51.6%,較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與今年一季度持平,比上半年略降0.1個百分點。總體呈現出“二產為主、行業多元、內生動能釋放”的主要運行特點。
非公經濟發展運行主要特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二產占據主導地位。從產業結構看,全省非公經濟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356.29億元、6768.06億元、5002.6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9:55.8:41.3,延續年初以來“二、三、一”的產業結構趨勢,第二產業繼續占據主導地位,占比持續提高,分別高于一季度和上半年2.2和0.8個百分點,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較大。
行業分布更加多元。隨著不斷優化的發展環境和政策措施,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形成向各行各業多樣化發展的趨勢,以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為主,遍及農業、工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金融和其他服務業等國民經濟行業,呈現出多領域涉足、多行業發展的良好局面。非公經濟集中度較高的領域主要有: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非公增加值占比超過90%,分別達到96.7%、92.9%。
內生動能持續釋放。今年以來,我省民營企業克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反復沖擊等壓力,呈現較強發展活力和韌性,為穩外貿發揮出更多力量。前三季度全省民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據西安海關統計,全省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總額1337.27億元,同比增長20.8%,高于全省進出口增速17.7個百分點,快于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增速24.6個百分點,民營企業繼續領跑,成為外貿增長最主要拉動力量。民營進出口中,出口872.42億元,增長26.0%;進口464.84億元,增長12.0%,實現貿易順差407.58億元。
非公經濟各領域發展現狀
非公農林牧漁業穩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氣候條件總體有利,經濟作物產量穩定增長,農業農村經濟保持穩中向好態勢。非公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403.94億元,占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8.9%。
非公工業支撐作用明顯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有效實施一系列穩增長和助企紓困政策措施,非公工業發展加快。前三季度,全省非公工業增加值5882.48億元,占全省非公增加值比重達到48.5%,幾乎占據非公經濟半壁江山,占比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別提高0.7和7.8個百分點。從行業內部看,非公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60.1%,分別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大幅提高3.3和5.8個百分點,在所有行業中提升最多,表現最為亮眼。其中,規上非公工業發展較快,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55.1%,分別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提高3.2和4.9個百分點,非公工業成為全省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非公建筑業占比小幅回落。前三季度,受用工成本、建材價格高位運行等因素影響,對建筑業分包市場依賴性較強的民營建筑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全省非公建筑業實現增加值907.95億元,占行業比重為44.3%,較上半年回落2個百分點。
非公服務業“二升三降一持平”
前三季度,服務業主要行業非公經濟占比“二升三降一持平”。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金融業非公增加值占行業比重較上半年分別提升1.5和0.4個百分點;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和其他服務業非公占比較上半年分別回落7.7、0.9和1.1個百分點;住宿餐飲業非公占比則與上半年持平。在各地各部門積極落實穩經濟政策措施,全力助企紓困的幫扶下,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接觸性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住宿餐飲業延續恢復勢頭,重點行業如金融業帶動作用不斷加強。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