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全球簡訊:每經熱評|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 仍要發揮好中國比較優勢
2022-10-26 07:35:15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資料圖】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近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利用外資工作的方向和重點任務。這些政策措施分為增量、存量和質量三個方面,即優化投資環境,擴大外商投資增量;加強投資服務,穩定外商投資存量;引導投資方向,提升外商投資質量。具體的政策措施則有十五條,包括高標準落實外資準入后國民待遇、便利國際商務人員往來、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等。

上述舉措,一部分針對的是外商投資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比如,就外資疑慮的“內外有別”問題,《政策措施》就將優化投資環境列為首要措施,明確“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管理,繼續清理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性措施”。就疫情導致的人員交流不暢的問題,要求“各地方要用好用足中外人員往來‘快捷通道’,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明確標準和流程,為外籍人員來華提供便利”。

還有一部分舉措則是為了應對全球直接投資資本全球流動的新現象。比如,針對一些外商企業向其他國家轉移部分產線的問題,《政策措施》提出,引導制造業外商投資企業國內梯度轉移。統籌組織“跨國公司地方行”等活動,重點推動邀請制造業領域跨國公司優先到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持續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國家級新區和開發區,以及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更好發揮制造業引資帶動作用,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

直接投資是國際分工的產物,比較優勢是國際分工的基礎。中國之所以能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直接投資目的地之一,就在于中國擁有的比較優勢,而繼續發揮好這些比較優勢,是推動外資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的方向。筆者注意到,這也正是《政策措施》的一條重要主線。比如政策本身就是以制造業為重點,而制造業是中國最有國際競爭力的大類行業;又比如,在要素獲取方面,中國仍然具有勞動力技能和成本優勢,行政審批高效,在電力、能源、土地等供應方面有極強的保障能力,《政策措施》要求“高標準落實外資準入后國民待遇”,即是進一步向外資開放中國的優勢要素資源。不僅如此,《政策措施》還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通過A股上市、在新三板掛牌、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向部分外資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這意味著中國的資本要素進一步向外資企業開放,在全球加息的大背景下,中國較低的融資成本同樣有較強的比較優勢。

在《政策措施》落地后,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路徑更加清晰,前景更加可期:利用中國的土地、資本、能源、電力、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可以生產出質量高、有成本競爭力的產品,這些產品既可以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獲得回報,也可以通過RCEP等區域經濟協定走向國際市場;外資企業將利潤用于再投資,可以享受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的便利,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優秀的外商企業還可以在A股上市,獲得資本增值。如此,外商企業能夠充分融入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